「东坡往事」

第十七章 三过平山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三过平山堂(1/5)

苏东坡在阳羡购得田产后,心情感到少有的顺畅。他给贾收(字耘老)写信说,自己已经在阳羡买了田产,如果朝廷可怜自己的残生,允许自己在这里安居下来,就会在荆溪边建一所房子,了此一生。

到时候,希望老贾能驾一叶扁舟来看望自己。

甚至,苏东坡在离开宜兴的舟中竟又动笔写起了日久已生疏的小楷,将自己先前写给大表哥文与可的《寄题与可学士洋州园池三十首》抄了下来。写完后还作了跋:久不作小楷,今日忽书此一纸。

我们知道,此时东坡先生的心情是沉静和幸福的。

苏东坡从宜兴返回常州,继而北上扬州。

扬州守吕公著置酒,终日却不交一语,东坡先生昏然欲睡,见府中歌者唱曲“夜来陡觉罗衣薄”,遂为歌者题了团扇。

十月十九日,苏东坡在扬州上表,向朝廷乞扬州居住。在表中,苏东坡详述了自己一家人目前已有饥寒之忧,好在常州还有些土地,能够解决温饱问题。

但是,上表之后再没有下文,后得知该表被扣押而未能投进。

在扬州,苏东坡是第三次经过平山堂了。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欧阳修是苏东坡的恩师,是对苏东坡一生影响巨大的人。欧阳修于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时建造的平山堂。在这里,苏东坡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东坡在作此词之前,已经两次到过扬州。第一次,是苏东坡熙宁四年(1071)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是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经扬州。这是苏东坡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恩师欧阳修早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劲的手迹,更让人心生缅怀之念,因作此词。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