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十六章 宜兴买田的卜居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宜兴买田的卜居梦(1/5)

八月十四日,苏东坡离开金陵,王益柔(字胜之)同行。

沿江东行,过了长芦(长芦街道,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县,望真州(今仪征市,古称真州,江苏省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方向而去。

到了真州,州守袁陟(字世弼)将学舍腾出来供苏东坡一行住宿。得知苏东坡到金陵时,老袁就多简劳问,这时候才算见到了苏东坡真人。

在真州,苏东坡本来无意久留此地。直到遇到袁陟,在老袁的鼓动之下,时任江淮发运副使的蒋之奇(字颖叔)又开始为苏东坡在宜兴一带求田问舍,想让东坡先生终老于宜兴水乡。

老朋友滕元发在往湖州任职的路上,听说了苏东坡已到真州,于是就约苏东坡在润州的金山相会,其时许遵(字仲塗)与秦观也到了金山,三人在一起唱和了诗词。

在金山时,苏东坡先是代滕元发上了道湖州谢上表,然后与之商定了要要乞常州居住的想法。早在熙宁七年(1074年),苏东坡在常州宜兴买了一些田,就已有卜居宜兴的想法。

等滕元发到湖州上任后,苏东坡还给老朋友去信,商议在宜兴买田的事。

这时,住持金山寺的了元(佛印)禅师已经庐山返回,东坡又到金山寺与之会晤。

这里面也有一个段子:

佛印是宋代云门宗第五代僧人,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是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苏东坡还是一个爱好交朋友的人,虽然他在官场上逃不开被贬的命运,但他生性乐观而豪放的性格,却让他在被贬的旅途中交了不少的朋友。

佛印禅师,便是苏轼众多好友中的一位。

二人交情甚深,交往甚密,其相处方式,可用“最佳损友”来形容。这一士一僧,嬉笑怒骂,相爱相杀。二人常常一起饮酒,游玩,斗法,当然也参禅、打坐、悟道。

有人曾评价佛印“金山寺僧了元,滑稽人也”,由此可见其活泼有趣的性格。

当时的佛印住持金山寺,昔佛印禅师入室次,苏东坡适至。

师曰:“此间无坐处。”

东坡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坐。”

师曰:“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玉带。”

东坡欣然请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