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坦克——该慢则慢(4/5)
。
历史上除了苏德以外,各大列强在大战初期装备的坦克都不尽如人意,只能说勉强能用,一直到了中后期,各家的坦克才终于像模像样了起来。
这一点实在是不可控,纸面战神多了去了,但到了战场上,谁得胜,谁遭殃,一看便知。
说白了就是选对方向,然后菜就多练,只要方向对的,工程师的水平又不是很菜,不断调整总是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的。
北方型坦克的设计就可以延续如今的思路,只要没有根本的差距,就可以以量取胜,降低造价为要。
而太平洋型坦克的设计则要精益求精,将火炮、发动机、车载电台、光学瞄具、装甲钢等等一系列设备追求到最好的平衡状态。
火炮,目前的两型都只能说够用,称不上好,有需要了干脆就直接去新研制一门,炮塔内的布局也要不断优化。
发动机尽可能实现柴油机的缩小,把柴油机塞进坦克里。
通讯观瞄设备方面,光学观瞄设备倒还好,目前陆军主要考虑的还是无线电通话机,这东西并不便宜,目前只是为每一个排的排长车安装了无线电设备,而排长则通过手语、旗语、喊话来指挥其它坦克。
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行的,只要有余力就应该实现标配无线电,否则与德国人和美国人相比就落后了。
至于说装甲,一时半会儿反倒是不用担心的。
目前主要的装甲钢有两种,一种是最新研发的轧制镍铬钼合金钢,布氏硬度260hbw,性能适中,适合抵抗质量较大的弹丸;另一种则是常见的表面硬化装甲钢,布氏硬度520hbw,适合防御小弹丸,但是面对大弹丸的攻击时可能会破裂。
论造价,前者自然贵很多,虽然本国钼、镍等资源倒也不算稀缺,冶炼技术也是一流,尤其是吉林大黑山刚刚开了一座大钼矿,但在造装甲钢本身的工艺耗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到底还是难以肩负。
就算是再豪横,现阶段也就能够用在炮塔上,其他地方还是常见的表面硬化装甲钢。
不过,大战中期前的主流反坦克炮基本都是37mm级别,偶尔有47mm级别,比如国防军就更喜欢47mm炮,而且变态的全上钨钢穿甲弹,威力绝对是第一梯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