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400章 【人物篇】隆美尔第17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00章 【人物篇】隆美尔第17(1/6)

【人物篇】隆美尔第17:马特鲁一役,英国人丑态百出

1942年6月22日9时45分,已经一个月没有好好睡觉的隆美尔正在车上打盹儿。meixinme当柏林的电台开始播放《英格兰在炫耀》时,部下赶紧叫醒他,因为每次有战胜英军的消息,德国媒体人都会奏响这段乐曲。

电台播音员向全世界宣布:“托布鲁克整个要塞投降,共俘虏英军25万人,其中包括一些将军,我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隆美尔当然不会吃惊,因为这是他和他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刚刚取得的战果,唯一遗憾的是播音员少报了俘虏的人数,他们手上已经有超过3万名俘虏了。

让他吃惊的是后面的话,德军统帅部宣布晋升他为陆军元帅。在随后写给妻子的信中他说:“当上陆军元帅真像是做梦一样。”

同样经历梦幻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6月10日,他会见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时,当场承诺把法军第1旅撤出比尔哈凯姆要塞,以保存自由法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那时的丘吉尔并不认为仗会打输,还有兴致跟戴高乐做一笔交易——准许英军出兵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将那里的维希法国军队赶走。

6月15日,前线局势开始恶化,丘吉尔尽管极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兵力和装备全面占优的英军打输了。他想不通,能做的他都做了,奥钦莱克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可英军还是一败涂地。

此时丘吉尔认为双方的这一轮战斗已经结束,战场局势将回到去年夏天那样——德军向东逼近埃及边境,并围困身后的托布鲁克要塞,一直等到他们积攒出足够的进攻力量再采取行动。

托布鲁克失守的消息传来时,丘吉尔不在国内,他正在华盛顿与罗斯福举行会晤。这是丘吉尔自二战爆发以来第三次拜访白宫,双方商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辟第二战场”。

美国人一直主张在大西洋海岸登陆,但英国人把目光投向了非洲。双方的分歧并不复杂,前者希望尽快投入到欧洲战局,让德军遭受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后者更在乎自身的安全,所以在登陆欧洲之前,先要确保地中海航线的畅通。

丘吉尔临行前准备了两套方案,其一是他想要力推的,即美军在埃及登陆,然后沿着近东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