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99章 【人物篇】隆美尔16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99章 【人物篇】隆美尔16(1/6)

【人物篇】隆美尔16:托布鲁克

1942年5至6月间,在北非战场上进行的“加扎拉战役”进程极其复杂。cuiqiaome德军先发制人,但很快被英国人识破企图,进攻也遭到遏制。隆美尔在进攻发起后的第二天就面临补给线被切断,前线装甲部队油料、弹药断绝的险境,英国人则适时地转入了反攻。

与“十字军行动”不同,隆美尔展现了足够的耐心和战场指挥艺术。他用反坦克炮和88毫米高射炮挡住了英军坦克,又用第90轻装师拿下西迪·穆夫塔和比尔哈凯姆两个要塞,这样他就彻底消除了身后的威胁。

无论是英军将领还是德军将领,他们都承认一个事实——沙漠作战是“以坦克部队为核心的摩托化机动作战”。谁的装甲力量强,谁就能取得主动。待一方坦克耗尽时,他将必败无疑。

英军在进攻期间损失了大量坦克,而隆美尔的两个装甲集群则得到了休整,受损坦克也及时被修复,当隆美尔准备发动新一轮进攻时,他手上还有230辆坦克可以随时投入进攻。英国人的坦克虽然仍具有优势(大约330辆坦克),但这种优势可以被德军更高的战术水平,和对反坦克炮、88炮娴熟地运用抵消。

接下来,已经消除后顾之忧的隆美尔可以放手进攻了。七个月前的“十字军行动”期间,隆美尔在最后一刻把两个装甲师全部投入战场,向东刮起了一场风暴,可最终结果是不仅拖垮了英军的两个军,也拖垮了自己的两个装甲师。

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

1942年6月12日,德军攻陷比尔哈凯姆要塞。

此时战场的态势对德军十分有利。战前英军从北面的加扎拉到南面的比尔哈凯姆构筑了一条防线,现在南段和中段都已经被非洲装甲集团军攻破,北面的两个英军师则继续跟意大利的两个步兵军对峙。

德军的三个师和意大利第20装甲军从南面压向英军,双方在山脊一线形成对峙。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已经不敢主动进攻,接下来就要看隆美尔如何出招了。

隆美尔把下一步进攻的目标锁定在英军的三处重要据点——骑士桥、阿代姆和西迪·雷泽格。他们都处于卡普措小道上,这条东西走向的小道,就处在双方对峙的山脊北侧,英国人可以很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