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81章 【人物篇】斯大林1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81章 【人物篇】斯大林13(1/8)

【人物篇】斯大林13: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人绑架了斯大林?

1944年8月爆发的华沙起义是二战欧洲战场上著名的历史事件。wanruome这次起义共造成2万波兰抵抗军死亡、数千人受伤,平民在战火中死亡人数为15万~20万人。

除了波兰人,德国和苏联也是这次事件的输家。德国人在疲于应付苏军的同时,不得不转过身来应对后方的威胁;苏联则在西方媒体的鼓噪下,弄得里外不是人。

华沙起义的赢家是英美,在付出一腔悲愤后,他们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这种场景直到今天也频频出现,给西方国家戴上了无数个道德光环。

很少有人知道,在华沙起义期间,斯洛伐克也同样爆发了起义。1944年8月,苏军乌克兰第1和第4方面军正试图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斯洛伐克。27日,斯洛伐克士兵在马丁杀死了22名德国军官,起义随即爆发。德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军队陆续进入斯洛伐克主要城市,并在东部边境解除了斯洛伐克第1军的武装。

斯洛伐克起义者的成分很复杂,有贝奈斯流亡政府代表、斯洛伐克民族主义者、斯共以及苏联人、法国人、波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降落在斯洛伐克境内的美国飞行员等等,也有美国和英国的特工小组。

起义军一度席卷斯洛伐克了2/3的领土。他们自称为“捷克斯洛伐克第1集团军”。最初兵力有18000人(主要来自斯洛伐克国内军),经过动员后在9月达到47000人,最多时据说超过6万人。手上的武器包括4万支步枪、1500挺轻机枪、200挺重机枪、200支自动枪、160门火炮迫击炮、12辆坦克和20架飞机。

得知斯洛伐克起义后,斯大林命令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和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员彼得罗夫立即停止休整,向斯洛伐克境内挺近。此时苏军仍受困于科尔巴阡山脉的各处山口,战至10月底,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损失了62014人,乌克兰第4方面军损失了64197人,才艰难地打出喀尔巴阡山东麓。

在此期间,斯洛伐克起义军不可避免地失败了。起义军共战死4150人,被德军俘虏15000人,残部7500人逃入山区打游击。德军随后展开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