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62章 【人物篇】陈纳德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62章 【人物篇】陈纳德1(1/8)

【人物篇】陈纳德1:得罪陆军总参谋长的下场

克莱尔·谢诺尔特,又名陈纳德,美国陆军航空兵中将,飞虎队创始人,美军陆军航空兵第14航空队司令,中国战区中美空军混合作战部队司令。qinqingme

很多人喜欢给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军事实力排名次。我认为,二战初期德国拥有最好的陆军和空军,英国和日本拥有最好的海军。到了二战末期,美国的海军和空军最强大,苏联的陆军则首屈一指。

相比于长期重视海军的发展,二战时隶属于陆、海军的航空兵部队则有些命运多舛。普遍认为美国的莱特兄弟是飞机的发明者,美国还是第一个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国家。但是这样好的先决条件,并没有让美国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更多地重视空军的发展,直到德国入侵波兰时,美国才意识到空军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并在罗斯福的授意下,开始大力发展航空兵部队。

在此前的二十多年里,美军航空兵一直处在海军和陆军的地位之下,有些人选择付出自己最好的青春默默坚守,这些人中最终走出了亨利·阿诺德(航空兵司令、五星级上将)和卡尔·斯帕茨(战时第8和第20航空队司令,首任空军参谋长)。还有一些人在航空兵得不到重视时选择了抗争,经过历史的沉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位,一位是威廉·米切尔,一战美国远征军航空兵司令;另一位就是本篇的主角陈纳德。

陈纳德比米切尔要幸运,后者在1936年就已经去世,他没有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没有亲眼看到空军在战争中发挥应有的威力。而陈纳德虽然也过早地离开了军营,但他意外地在中国战场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1893年9月,陈纳德出生在美国西部的得克萨斯州,父亲是一个小农场主。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克里佛航空学校,开始接触飞行训练,并且成绩优异。一战爆发时,他正在哈里斯堡的军官学校受训,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1918年秋,他在长岛担任第46战斗机队的副官,中尉军衔,并且继续在这里学习飞行。此时一战已经临近尾声,战局趋于明朗化。他所在的部队奉命乘船前往欧洲,在途中时接到命令,部队原路返回,陈纳德也因此错过了参加一战的机会。

一战结束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