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61章 【人物篇】巴顿20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61章 【人物篇】巴顿20(1/5)

【人物篇】巴顿20:没有传言,只谈车祸

自1942年10月24日乘坐“奥古斯特”号重巡洋舰离开美国参加火炬行动,至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巴顿度过了927天的战斗旅程。jinglanme当战争宣布结束时,巴顿感到一阵可怕的孤独和惆怅。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热爱战争。对于我来说和平将是一座坟墓。”

巴顿想要去远东参战。于是他利用美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访问欧洲之际,希望好友可以替他在马歇尔面前游说。他还几次给马歇尔写信,表达赴远东参战的愿望,“哪怕让我指挥一个师也好”。

5月16日,巴顿似乎真的抓住了战争的尾巴。西线盟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布尔将军打来电话,让他立即向艾森豪威尔报道。此时的巴顿正在英国度假,他于当天就返回法国,走进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艾克告诉他,铁托的势力正在巴尔干地区膨胀,有可能迅速蔓延到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美军决定在意大利北部显示一下力量,马歇尔希望由巴顿去执行这项使命。

兴奋的巴顿立即准备行囊,可两天后他接到任务取消的消息。原来就像1944年2月安齐奥战役期间那样,驻意大利美军司令克拉克再次拒绝巴顿进入自己的战区,他出面制止了这次调动,而行动也在不久后取消。

6月,巴顿怀着严重的失落感回到美国。作为一名凯旋的英雄,他淹没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人群中,这一切让巴顿似乎找到了生活的乐趣,那颗伤感的心又被激活了。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言论已经跟美国社会无法兼容。

巴顿多次作为战斗英雄被邀请到各地发表演讲,他谈到了自己经历的战争,那些英勇的战士。在芝加哥,他抚摸着自己身上的绶带,然后深情地表示:“勇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勋章,只不过由我佩戴而已。”说罢已经热泪盈眶。

不过在更多场合,他的演讲充满了癫狂的情绪和杀气腾腾的主张。“我们要继续备战,继续保持高昂的士气,放弃任何和平麻痹思想”。他的过激言论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和厌恶,一些人尤其是曾经反对过他的人对他进行了尖锐批评,过去的一些丑事又被翻出来,使这位英雄的光环蒙上厚厚的阴影。

在国内的遭遇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