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25章 【人物篇】希特勒10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25章 【人物篇】希特勒10(1/11)

【人物篇】希特勒10:在地中海似乎总是捞不到便宜

波兰战役结束后,党卫队陆续进入波兰,他们将奉希特勒的命令,执行对波兰人的血腥政策。cuiwanme9月底,希特勒召集三军将领开会,决定早日向西方发动进攻,理由是“英法的陆军尚无准备”。他请将军们注意,不要使用“施里芬计划”,应该考虑从比利时和卢森堡方向进攻。他还明确提出“在敌人薄弱地带发动集团进攻,是确保胜利的关键”,进攻须依靠坦克和在波兰发展起来的空中战术,装甲部队将领头突破。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那位瑞典商人,让他去英国游说和平。9月28日,使者来到伦敦,他先后见到了哈里法克斯和张伯伦,但没有丝毫进展。

1939年10月6日,希特勒发表演说:“西方的这场战争为什么要打?为了恢复波兰吗?凡尔赛条约中的波兰永不会再崛起了。关于建立波兰国,这问题应靠俄国和德国解决,而不是靠西方。那还有什么理由打仗呢?应该承认许多重要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在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被屠杀前,在数以十亿计的财产被毁灭前,坐在桌旁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岂不是更明智吗?”

接着他又说:“命运将会决定谁是谁非。只有一事是肯定无疑的。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从未出现过两个胜利者,而常常是被征服。我向上帝祈祷,为第三帝国和其他各国指出正确的途径。然而若丘吉尔先生及其他先生的意见占上风,那么这将是我的最后一份声明。然后我们就将战斗!在德国历史上决不会再出现另一个1918年11月!”

10月10日,希特勒再次召开军事会议,他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自1648年第一帝国分裂以来,德国和西方就是敌人,而这个斗争也必然会这样或那样打下去,打个水落石出。但是对“立刻结束战争”他并不反对,只要在波兰取得的成果能被接受。

将军们赞同进攻法国,但对进攻时间提出了反对意见,糟糕的天气和弹药储备不足是最重要的理由。希特勒承认了这一点,但他说天气对双方是公平的,而且英法同样准备不足。德国多年来第一次得到“在单一战线发动进攻”的机会,如果不能抓住时机,苏联人是不能确保长期保持中立的。让苏联人不进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立刻展示德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