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24章 【人物篇】希特勒9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24章 【人物篇】希特勒9(1/9)

【人物篇】希特勒9:张伯伦玩脱了,斯大林赚翻了,希特勒放飞了

1939年3月15日,德国兵不血刃地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jingzhime张伯伦和英国民众恼羞成怒,在之前的历次事件中,德国还会事先跟英国磋商,即便结果都是英国做出妥协,可彼此毕竟都履行了程序。这一次德国完全绕过自己,单边实施行动,这已经证明,德国决意挑战英国的底线(在此期间,德国基本获悉了英国的战备情况)。就在德国军队进入捷克后不久,英国口头对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提出了军事安全承诺。

苏联在之前的几年一直作为旁观者存在,莱茵河非军事区和奥地利事件他们不便插手,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虽然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条约明确声明: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援助,必须以法国实施援助为前提。这个先决条件也很好理解,苏联害怕英法把苏联骗进战争陷阱中,然后站在一旁获利,尤其是他们对苏德交恶的愿望已经算不上是什么秘密,斯大林虽然在国内搞得风声鹤唳,在外部事务上相当谨慎。

在波兰问题上,无论是英国还是苏联,两方都无路可退。德国如果对波兰动武,英国将失去自己在东欧最重要的盟友,苏联如果任由德国肆意妄为,自己的西部边境(从北至南与东普鲁士、波兰和罗马尼亚接壤)将完全暴露给德国。

所以对于欧洲人来说,1939年3月是一个新的起点,能够左右欧洲命运的三个大国(英国、德国、苏联)在波兰问题上都亮出了底牌。

拜《凡尔赛条约》所赐,德国和波兰也存在领土争议。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当时的波兰也是一战后的产物。18世纪后半段,沙俄、德国和奥匈帝国三次瓜分波兰,导致波兰灭国。一战结束后,英国为了在东欧布下一枚遏制德国和苏联的棋子,帮助波兰人复国,将原属于德国的西普鲁士划给波兰。不仅如此,沿着维斯瓦河下游至波罗的海,波兰还获得了包括但泽港在内的出海口——波兰走廊。《凡尔赛条约》中德国割让了136的领土,最让德国人难以接受的就是把东普鲁士变成飞地的“波兰走廊”地区。

日后在波兰犯下惨绝人寰罪行的希特勒,最初对波兰还算友好,这可能跟他崇拜波兰创国者毕苏斯基有关。他在《我的奋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