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87章 【中国战场】第二次长沙会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7章 【中国战场】第二次长沙会战(1/8)

【中国战场】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寇的师团也分三六九等

1941年1月,日寇大本营陆军部会议通过《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提出:“至1941年秋季为止,大致保持现在对华压力不放松,以期一举解决‘中国事变’。youlanme如果不能达成,则此后在华日军转入长期持久战的态势,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肃整占领地域。”

制定此计划的是时任陆军大臣的畑俊六,以及他的副手、陆军次官阿南惟几。二人为落实自己制定的计划,被日寇大本营于1941年4月分别委任为中国派遣军司令,及日寇在华唯一野战兵团第11军司令。

1941年6月,到任不久的阿南惟几要求第11军参谋人员拟定对第9战区的作战计划。期间德国于6月22日入侵苏联,日寇大本营一度计划向苏联边境地区增兵,待苏德双方出现最有利于日本的局势时出兵远东。并据此向中国派遣军下达命令,要求抽调其8个师团准备对苏作战,其中5个为立即抽调师团,3个为预备抽调师团,第11军所属第4、第6师团被定为即调师团,另有2个师团为预调师团。受此干扰,第11军对第9战区作战不得不暂时取消。

8月21日,日寇大本营正式放弃对苏作战企图,随后同意第11军继续实施对长沙的“赣湘作战”。9月1日,日寇大本营正式下达作战命令。

国民政府方面,无论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还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都对战局表达了乐观的情绪,1941年9月,美日谈判还在进行,尽管不少人认为两国之间有妥协的可能,从而达成“东方慕尼黑协定”,但蒋介石判断双方绝不可能和解。他在日记中写道:“英美苏在远东对日本包围之势已成,中国苦战亦已脱离险境,而‘德意倭’三国同盟果已实现,此在抗战与国际形势上于我求之不得者,抗战必胜之局已定矣!”

薛岳在其授权撰写的回忆录《薛岳将军与国民革命》一书中,也记录道:“当时日美谈判已陷入僵局,随时有爆发美日战争的可能,兼之英美援华行动亦日益积极。相反,日寇正徘徊于南进与北进歧途中,尤深恐我军乘机反攻,不惜孤注一掷,纠集南北战场之精锐,大举进犯,企图消灭我野战军,以阻止我军反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