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86章 【中国战场】中条山会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6章 【中国战场】中条山会战(1/7)

【中国战场】中条山会战:1比30的伤亡,抗战史的最大耻辱

1938年春,经过太原会战和(北)平汉(口)铁路作战后,日寇在华北没有再发动新的大规模攻势。feiyuanme在此后的3年多中,中国战场的主要交战地区逐渐南移,集中在长江流域。华北地区的日寇则以巩固已占领地区作为主要作战目的。

在华北的正面战场,第2战区部队(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太原战役后退守同蒲铁路以西;第1战区右翼退到黄河南岸布防,左翼第5和第14集团军则部署在黄河北岸的晋南中条山地区。由于中条山地区位置突出,日寇也部署3个师团的重兵与第1战区各部对峙。

1938年11月底,即武汉会战结束后不久,日寇大本营制定《陆军作战指导纲要》。明确今后的作战目的是“确保占领地区,促使其安定。以坚强地长期围攻阵势,努力破灭占领区内的残余抵抗势力。”

1939年9月,日寇调整在华的战斗序列,成立中国派遣军,所属部队组成4个战略集团。即以7个师团2个独立混成旅团组成第11军,部署于武汉地区。负责对国民政府军队主力进行战役级别的有限攻势,以达到战略上的保守任务。

以4个师团和4个独立混成旅团组建第13军,部署于京沪地区。负责确保京沪杭一线的治安和巩固已占领区。以4个师团和2个独立混成旅团组建第21军,部署于华南地区。负责切断国民政府的海外贸易补给线,确保广州地区的治安。

另以7个师团和12个独立混成旅团组建华北方面军,下辖第1、第12和驻蒙军三个集团军级作战单元。负责确保已经占据的华北地区安定,尤其要确保平汉、津浦、胶济、同蒲铁路交通线。

1940年6月,日寇为了便于将华北的煤炭运回国内,在石家庄至德州修建全长180公里的石德铁路,将津浦铁路和正太铁路打通。此后,华北地区的煤炭通过同蒲铁路、正太铁路、石德铁路、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运至胶东沿海,继而海运日寇本土。

占领华北,对日寇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所以日寇不惜以重兵维持华北地区的治安。但华北地区也同样是中国军民敌后游击战争最活跃的地区,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主要作战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