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83章 【中国战场】桂南会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3章 【中国战场】桂南会战(1/9)

【中国战场】桂南会战:战前长官告诫部下,不要把老本赔光

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军工生产能力非常有限。jingroume战前,国民政府的军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上海、武汉、南京和郑州。其中以东三省的军工企业生产能力最强。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的军工企业全部落入日寇之手,国民政府的军事生产能力较少一半以上。

抗战爆发前,关内的军工企业每年可以生产55000支步枪和各种武器所需的弹药,重武器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抗战全面爆发后,上述各地相继沦陷,转移到西南和西北后的军工企业产能又有所减少,所以抗战所需的军用物资严重依赖进口。

截至1938年10月广州战役结束后,从华南地区经香港、广州的国际运输线被切断。国民政府进口军用物资的国际运输线还剩下三条。其一是经西北地区输入的苏联援华物资;其二是经西南地区滇缅公路、滇越铁路输入的西方援华物资;其三是经广西桂越公路输入的军用物资。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法签署协议,从滇越铁路和桂越公路每月可以向内陆输入物资2万吨。

关于从越南境内输送物资的问题,日寇曾多次与法国交涉(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要求法国封闭海防港和中越交通。法国方面迫于日寇的压力,采取了一些限运措施,但并没有完全封闭这条通道。日寇方面一直心怀怨恨。

1939年2月,日寇第21军攻占无兵驻守的海南岛。1939年6月,日寇海军提出攻占南宁的计划。该计划提出:“攻占南宁,可切断通过该地的中国对外贸易线路,并开辟海军指向内陆的航空基地。”

日寇参谋本部则认为:“一旦夺取南宁,以该地为基地,则交通四面八达。东可连接广东,西可进入云南和贵州、北可进入湖南。”日寇大本营则对该作战抱有顾虑,对南宁作战势必会引起法国方面的关注,所以没有最终下定决心实施该计划。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战事,英国和法国于9月5日对德国宣战。日寇大本营认为英法此时已经无暇顾及远东地区,遂决定趁机发动桂南作战,占领中越交通线上的咽喉南宁和龙州,陈兵中越边境,在夺取桂南后,伺机进入越南。

193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