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81章 【中国战场】随枣会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1章 【中国战场】随枣会战(1/6)

【中国战场】随枣会战:冈村宁次盯上了汤恩伯

武汉会战结束后,第5战区向西撤退至皖西、豫南、鄂北地区。jingqiume在这片区域,以东是大别山,以北是桐柏山,以西是荆山,南面是长江,腹地是大洪山。这里东进可威胁武汉,西退可凭据山地坚守,是一处理想的防御战场。第5战区在这里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主要得益于这里的地形。

由于这里是日寇西进的北大门,所以第5战区防地集结着一支雄厚的重兵集团。该战区在武汉会战结束后,辖第11集团军(李品仙部)、第22集团军(孙震部)、第29集团军(王缵绪部)、第31集团军(汤恩伯部)、第33集团军(张自忠部)、江防军(郭忏部)。此外,鄂豫皖边区游击纵队(廖磊部)也隶属于第5战区战斗序列。所部共3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总兵力22万人。

同一时期,盘踞在武汉地区的日寇第11军兵力为7个师团4个旅团,是日寇在华唯一的一支机动兵团。该军在武汉会战后,战场态势反而对自己不利。西进的通道有第5战区部队扼守,同时自己的南翼和后方补给线(长江一线)还受到第9战区的威胁。所以,日寇第11军从武汉会战结束就开始谋划新的攻势,以改善战场上的态势。

1939年3月,日寇发起南昌会战,在夺取了南昌、武宁后,消除了第9战区对己方补给线的威胁。随后第11军开始谋划向西用兵,此间日寇在本土新组建第33和第34师团,并划归第11军指挥,替换第9和第16师团回国。

1939年3月,第33和第34师团抵达武汉地区,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决定趁第9和第16师团尚未回国之际(两师团计划6月调离),利用短暂的时间向第5战区发动一次进攻。

日寇此次用兵的目的和以往不同,冈村宁次计划是:“以强有力的一部在主力发动攻势前,从大别山南麓突破第5战区左翼防线,向南阳方向攻击,吸引第5战区主力北调。此后,主力机动兵团向枣阳地区出击,切断第5战区左右两翼,并捕捉第5战区重点兵团,予以歼灭。”同时,计划明确提出所谓“第5战区重点兵团”指的是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会战目标,是因为日寇已经无力维持更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