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39章 【苏德战场】德布勒森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39章 【苏德战场】德布勒森战役(1/8)

【苏德战场】1944年十次打击之九德布勒森战役:墨菲定律陷阱

1944年8月,苏军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发起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罗马尼亚军队临阵倒戈,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遭遇惨败。yazhime第6集团军被第二次歼灭(上一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第8集团军则损失过半。集团军群司令弗里斯纳率领残部退往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边境地区。

1944年的夏天让希特勒感到窒息。在欧洲西部,盟军在法国西部和南部登陆,经过一系列交战后,盟军即将攻入德国本土,西线德军则退守齐格菲防线。在欧洲南部,德军在意大利本土经历安齐奥战役的失利后,已经退到阿尔卑斯山。在东线,苏军将德军完全赶出苏联国境,战火已经烧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和巴尔干地区,苏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甚至已经打到了东普鲁士。

北欧地区的芬兰越来越流露出单独和苏联媾和的迹象,瑞典则在1944年8月26日宣布停止向德国供应铁矿。随着罗马尼亚调转枪口、“背叛德国”,德国的仆从国集中地巴尔干地区也开始崩溃。

苏军在巴尔干地区下一步进攻方向在哪儿?备选的选项并不难梳理,希特勒和他的幕僚认为不外乎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尾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9月23日改称南方集团军群,后文将统一使用新番号)攻入匈牙利。该行动一旦达成,苏军将进入奥地利,这里在战时属于德国的领土。其二是苏军南下,继续征服巴尔干半岛。

希特勒盼望苏军南下,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压力暂时减轻一些。而且更重要的是,苏联人在巴尔干的行动必然会让英国人警觉,特别是希腊,英国人会不会为此和苏联人爆发冲突,从而瓦解对抗德国的同盟关系?

这个想法在希特勒心中萌生后,让其内心激动不已,再也挥之不去。1944年9月,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入保加利亚,这更加让希特勒坚信苏军要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接下来苏军会夺取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甚至是夺取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苏联和英国爆发冲突,德国的困局随之解除。

至于他担心苏军北上的可能性则越来越小,或者苏军即便北上也仅是一个次要进攻方向,目的是巩固此前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