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23章 【苏德战场】清算日(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23章 【苏德战场】清算日(上)(1/7)

【苏德战场】十次打击之二清算日(上)全线崩溃

1944年2月,东线乌克兰境内的苏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攻势告一段落。qingzhume德军在左翼的罗夫诺战役、中段的切尔卡瑟口袋战役和南翼的尼科波尔突出部战役中,不仅损失了大量精华,整个战场态势也趋于恶化。

在南翼,霍利德的第6集团军放弃尼科波尔和克里沃罗格,退守因古列茨河以西。这里无险可守,也没有时间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只要苏军发起新一轮攻势,霍利德根本无法防守。

在中路,从切尔卡瑟口袋里逃出了32万德军,他们丢掉了所有重装备和至少3万具德军尸体。在口袋的外面,劳斯的第1装甲集团军拼尽全力解救被围德军。经此一役,南方集团军群大部分装甲师都被打残,损失了大部分坦克。其中,第9、第11和第16装甲师撤离东线,转到西线一边休整重组,一边负责防御美英盟军登陆;党卫军第1装甲师(希特勒师)和第2装甲师(帝国师)也同样撤离东线,尚有一定战力的帝国师留下了一个战斗集群,相当于团级规模,希特勒师则因为损失太大,全部撤出东线战场。

在北翼,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在2个近卫骑兵军的配合下,穿过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的空隙,渗透到德军后方,并袭取了南方集团军群北翼第13军防守的罗夫诺,造成德军两个集团军群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独具慧眼,他很早就看出罗夫诺西北方向,也就是德军两个集团军拉开的空隙是紧要地区,特别是沼泽地区西端的科韦利会是双方接下来争夺的要点。所以,他下令组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部署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北面,防止德军在科韦利采取行动。

曼施坦因对战局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此前还一直想要说服希特勒尽量收缩防线,以便于能够集结一支有力的兵团向苏军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反击。长期和苏军交战,他非常清楚苏军的战斗力也在下降,如果德军集中兵力反戈一击,胜负尚未可知。所以他一度请求希特勒把西线的几十个师全部调到东线,未果后又提出在东线成立一个指挥全局的司令部,统一调配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兵力,可两个方案都被希特勒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