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12章 【苏德战场】第聂伯河战役(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2章 【苏德战场】第聂伯河战役(中)(1/8)

【苏德战场】第聂伯河战役(中):战术大师崔可夫

1943年9月底,苏军已经在第聂伯河上游和中游建立了多处桥头堡,德军退守名不副实的“东方堡垒”。qianxiaome在第聂伯河的中下游,草原方面军在克列缅丘格以南渡过第聂伯河,当面是德军第8集团军的右翼;沿着第聂伯河向下,苏军西南方面军抵近扎波罗热,这里是希特勒要求死守的地方,防守这里的是第1装甲集团军一部;南方方面军则集结在莫洛奇纳亚河东岸,当面德军是第6集团军。上述三个方面军,苏军总兵力155万人,坦克1160辆、火炮和迫击炮24万门。与其对峙的德军兵力为77万人,88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

希特勒之所以要求死守扎波罗热,是因为它身后、第聂伯河西岸有苏联重要的铁锰矿区,能够为德军军工企业重要的原材料。此外,扎波罗热和南面的梅利托波尔是屏障克里米亚半岛通道的重要地域,这里如果失守,在克里米亚的德军a集团军群将失去与南方集团军群的陆上联系。

扎波罗热桥头堡核心防御地域宽40公里、纵深20公里,分为内外两层环形防线,最外围是一道5米宽、35米深的反坦克壕沟,并且灌入1米深的水。在苏军可能进攻的重点地段,德军布设了4排地雷。在主防御阵地,德军构筑了可以承受中等口径火炮的掩体。防守这里的是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17军,兵力35万人。

为了加强扎波罗热的防御,希特勒还将第653坦克歼击营和第506重型坦克营派到了这里,他们分别装备了14辆“费迪南德”强击火炮和45辆“虎式”坦克。之所以希特勒会干预这里的防御部署,是因为此前曼施坦因就主张放弃扎波罗热,他认为德军在东线这种被动的防御毫无取胜希望,而且极力主张成立德军东线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德军在东线的战事。对此,希特勒一直忍而不发,两个人的关系也已经大不如前。

9月22日,苏军西南方面军逼近扎波罗热,近卫第3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企图一举拿下这里,却遭到德军的激烈抵抗。尤其是第506重坦克营的虎式坦克和第653坦克歼击营的费迪南德歼击车重创了苏军第23坦克军。在交战中,苏军在战场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使用122毫米重炮,对虎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