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11章 【苏德战场】第聂伯河会战(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1章 【苏德战场】第聂伯河会战(上)(1/11)

【苏德战场】第聂伯河会战(上):主场的优势

第聂伯河,苏联的母亲河,罗斯人起源的地方。yishuangme第聂伯河全长2200多公里,发源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瓦尔代丘陵,大体呈由北至南流向。上游支流主要有德鲁季河、别列津纳河、杰斯纳河和索日河。

从瓦尔代丘陵至基辅为上游地区,全长1300多公里;中游自基辅经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全长600多公里;下游自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流向黑海,全长300多公里。河流整条流向呈s形,2个大的拐点正处在基辅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1943年夏秋之际,德军整个南方集团军群计划后撤至第聂伯河一线。

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正在展开追击,从苏联中部的奥廖尔至亚速海之滨的塔甘罗格,苏军展开了5个方面军,分别是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和托尔布欣的南方方面军。截至1943年8月底,苏军5个方面军总兵力2633万人,火炮和迫击炮51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400余辆,作战飞机2850架。

对于下一步的进攻计划,苏军统帅部是存在分歧的,1943年8月底,苏军副统帅朱可夫为此专程从前线赶回莫斯科。他提出在第聂伯河左岸(面向下游)、顿巴斯西部地区实施一次迂回,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包围并歼灭。

斯大林不同意这种颇有些冒险的计划,而且这个计划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能否合围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他希望苏军能够尽快收复整个顿巴斯地区,所以苏军5个方面军应该全部展开攻势,让德军各个地段自顾不暇,逼迫德军撤退。朱可夫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斯大林的计划更稳妥,苏军在已经确定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不能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同样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不久,希特勒也将目光投向了第聂伯河。8月12日,希特勒下令构筑一条“东方堡垒”防线。该防线将贯穿整个东线,从北部爱沙尼亚的纳尔瓦河向南,经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一直到莫洛奇纳亚河。这条防线预计在10月底完工,所以德军还需要在现有阵地坚守2个月。

在德军的南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