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10章 【苏德战场】塔曼半岛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0章 【苏德战场】塔曼半岛战役(1/7)

【苏德战场】塔曼半岛战役:高加索地区的收官战

1942年7月至11月,德军a集团军群对苏联南部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失败。jingfengme随着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围,a集团也不得不从高加索已占领地区撤退。至1943年1月,第1装甲集团军撤往罗斯托夫方向,该集团军于2月初划归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并跟随南方集团军群撤往米乌斯河一线。a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7集团军则继续留在高加索地区的塔曼半岛,希特勒希望能够在这里保留一个登陆场,一方面是为了牵制更多的苏军,另一方面也为了将来再次进攻高加索保留一个前进基地。

1943年2月,苏军在南部的主要兵力都转向了顿巴斯地区。斯大林希望能够尽快夺回那里的煤矿和金属矿。在高加索地区的苏军主要还是曾经参加高加索地区防御阶段作战的部队,包括彼得罗夫指挥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和秋列涅夫指挥的外高加索方面军。后期,外高加索方面军把重心又放回了苏联南部和土耳其的边境地区,那里有土耳其的100个师。由于兵力有限,苏军在此后的几个月进展有限。

可能双方还都没有预料到,塔曼半岛的主角既不是彼得罗夫指挥的北高加索方面军,也不是德军第17集团军,而是苏德双方的空军。

德军在撤退过程中,强迫当地居民在塔曼半岛东部外围修筑了一条“蔚蓝色防线”。该防线从黑海的新罗西斯克沿阿达古姆河、库班河、库尔卡河至亚速海,全长约100公里,纵深6公里。德军沿防线构筑了堑壕、防坦克壕、掩体;工兵、特种部队和野战部队还构筑了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在防线的身后,德军还在重点地区修筑了几道局部防线,使防线纵深扩大到60公里。

第17集团军共有3个军16个师、25万余人。集团军仍然归属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该集群除了第17集团军,还包括克里米亚半岛指挥部指挥的半岛守备部队,德国海军也派遣了一支大型水面舰队驻扎在黑海海域。

为了加强这里的防御,德军于1943年春季在塔曼半岛和刻赤半岛之间的刻赤海峡修建了一条5公里长的缆车铁路,第17集团军每天可以通过这里得到从克里米亚半岛转运过来的1000吨物资。这样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