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0章 【太平洋战场】虎虎虎:横扫太平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0章 【太平洋战场】虎虎虎:横扫太平洋(1/7)

在亚洲战场,日本在1939年初结束武汉会战后,已经无力对中国发动全面攻势。cuibome从1939年起,日寇先后发动南昌会战、随枣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中条山会战和常德会战等局部攻势,企图通过军事打压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但国民政府始终坚持抗战,致使日寇难以从中国战场抽身。1939年5月,日寇尝试北进战略,在中蒙边界发动对苏联的诺门罕战役,遭到朱可夫指挥的苏联第1集团军毁灭性打击,北进战略遭受重挫。1941年7月7日,日寇在东北的兵力达到85万人,飞机600余架,关东军计划借助“关东军特别演习”方案,再次发动对苏联的入侵。8月9日,日寇又因担心入侵苏联会重蹈入侵中国的覆辙,陷入另一场持久战,遂决定:“无论德苏战争如何演变,打消1941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企图。”

1941年3月,日本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会晤,美日双方开始秘密谈判。日本企图借助当时有利于轴心国的国际局势,诱使美国能够在太平洋上做出让步。

1941年9月5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帝国国策实施要领》,正式提出:“帝国为确保自存自卫,在不惜对美一战的决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下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如果至10月上旬外交谈判仍不能实现我方要求时,即决心对美开战。”

1941年10月18日,东条英机就任日本首相。11月5日,御前会议批准《帝国国策实施纲领》,将对美开战时间定为12月初。11月15日,日寇大本营制定《关于结束对美、英、荷、蒋战争的草案》,确定“帝国应实行闪击战,撕毁美英荷在东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根据地,确立战略上的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设法用尽一切手段,引诱美海军主力,适时加以歼灭。”

在这份草案中,日本将夺取丰富的资源和确保交通线安全作为战争的重要着眼点。为此,日本第一阶段的进攻范围定为缅甸、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印尼中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菲律宾、关岛、威客岛(太平洋中部)、拉包尔(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和香港。

在海军战备上,日本在1941年海军规模已经达到美国海军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