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7章 九一八事变:攘外必须安内是何道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章 九一八事变:攘外必须安内是何道理?(1/4)

九一八事变:攘外必须安内是何道理?心中若无鬼又有何惧?

写二战的历史,最不愿意写的就是中国被日本欺凌的这段历史。yingqiume日本就像《水浒传》中卢俊义的那个管家,平日里小心谨慎伺候主子,一旦找到机会比任何人都要歹毒。

中国的东北地区从来没有被称为“满洲”,这个词最早只是一个部落的别称,即建州女真部落。所以“满洲”被用于地域名称,也仅指建州女真人居住的地方,即松花江和牡丹江交汇处,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挑起的侵略行为,被其称为“满洲事变”,并且将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国”,完全是日本人对历史的篡改,用来粉饰“满洲国”的合法性。

日本自占领朝鲜半岛以后,一直对中国的东北地区虎视眈眈。1905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取得了部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满清政府被推翻以后,东北地区名义上由北洋政府管辖,实际上由东北的地方实权派张作霖控制。在此期间,日本为了进一步控制东北,极力拉拢的张作霖。但是在与张多次谈判无果后,于1928年6月,炸毁了张作霖专列,身受重伤的张作霖经抢救无效,数日后去世,此事件即“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随后接管东北事务,并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服从南京政府,史称“东北易帜”。

东北地区在当时的中国属于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在张氏父子的经营下,东北的工业,特别是军工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大部分武器装备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还组建了海军和空军。据统计,1930年,东北地方军有27艘舰艇,排水量3万多吨,占当时中华民国海军的60;空军有新式作战飞机50多架(其余飞机过于老旧,没有作战能力),其中一部分甚至是由东北本地军工厂生产。东北陆军的数量约30万人,依靠自身军工企业,装备十分精良,而且还库存巨量的武器装备。

那么当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1929的中东铁路事件可以让我们做一个参考。俄国19世纪末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时,就希望能够在中国境内修建一段铁路,这样既可以缩短到达远东地区的海港海参崴的距离,更便于从中国东北地区获得资源。中日甲午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