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6章 【背景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章 【背景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3)

【背景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式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出现暴跌,由此拉开了资本主义国家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zuixiangme这场危机持续5年,而后续影响直到二战爆发还没有结束。其破坏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当代人经历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

我们并不想探讨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只是描述一下其产生的后果。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大量的银行和企业倒闭,也因此造成了失业率飙升,各国的经济都陷入了倒退和瘫痪。

面对危机,我们需要介绍一下当时几个主要国家是如何应对的:

首先说美国,美国在这场危机中受伤害最深,截至1933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近一半,失业率一直在攀升,最高时达到了26,数千家银行,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没有写错,是数千家银行倒闭。民众的积蓄一夜之间归零,而且因为失业失去了经济来源。面对危机,时任总统胡佛和他的继任者罗斯福,都选择了直面问题,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这些措施颇有社会主义的味道。在农业方面,农产品价格受到管控,从而稳定了基本生活物资价格的稳定;在金融方面,加大货币的投入,保证市场的流动性;在投资方面,有政府出面,大量兴建基础设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在外交方面,开始加强与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苏联的关系。

到了1933年,美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是不是这次走出危机的过程让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深受触动,这位二战时杰出的政治领袖,在其晚年仍然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思想上越来越倾向于社会主义。在二战期间,他对中国和苏联的态度也经历了由冷到暖的过程。1945年4月12日,担任了13年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其第四任总统的任上去世。数月之后,德国和日本先后投降。

对外贸易在英国经济中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这场危机英国同样遭到了重创。英国采用的方式是继续加强关税政策,以保护本国和殖民地不会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同时加大发展军工产业的力度。到了1933年,经济形势也开始有了好转。但其国内很多产业都比较落后,设备也非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