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二十二章 苏东坡与程伊川的恩怨之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苏东坡与程伊川的恩怨之始(1/5)

宋哲宗元祐元年,八月初三。

三省(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同上司马光《约束州县抑配青苗钱白劄子》,劄子中称,神宗朝初散青苗钱,本为利民,其后名为情愿,其实属于抑配,其弊甚多。台谏也屡屡上章乞求将青苗法的一应条例尽皆废除。

但苏东坡收到劄子后,不敢擅自签批。于是他上奏朝廷,建议今后青苗钱不再发放,所有已经申请借过钱粮的人户,等到丰收之日分期偿还。或者请求圣上怜悯百姓们多年来的入不敷出,第四等以下的人户,所借的钱粮予以减免或废除。

苏东坡上书后仅两天,青苗钱果然被废除。

苏东坡上书为刘攽乞留朝廷这件事,刘攽在蔡州听说后,遣专使给苏东坡送简致谢。以居士的身份在佛教界有着很高声誉的张商英,想让苏东坡举荐他出任言官,苏东坡却没有照办。

九月初一,忧国忧民的司马光在府邸寿终正寝,终年六十八岁。

太皇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悲恸,哲宗也不住地流泪。当时正值天子亲赴明堂祭祀先祖的日子,祭祀完毕后,太皇太后与哲宗没有顾着接受百官的朝贺,而是直接来到了司马光的灵堂,哭得十分沉痛,随后还为之罢朝三日。追赠太师、温国公,赠给一品丧葬礼服,又拨给白银三千两、金帛四千匹作为丧葬费用,赠给龙脑、水银装入棺木。

命户部侍郎赵瞻、入内内侍省押班官冯宗道为他护丧,将遗体运回夏县安葬,并为他的十位亲戚授了官职。

据说,司马温公的葬礼,朝廷诏命“伊川先生”程颐主其丧事。

大臣们举行明堂祭拜大典,但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前去吊丧司马光老先生。然而,程颐却提出不应该在明堂典礼之后再吊丧。他以孔子的“是日哭则不歌”为依据,认为参加明堂典礼后就不应再吊丧。其他大臣反驳说,“哭则不歌”并不意味着“歌则不哭”。

而这一切都被苏东坡看在眼里,于是上前挖苦道:“此乃鏖糟陂里叔孙通所制礼也”。

叔孙通是秦汉时的儒生,刘邦称帝后,他为汉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