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28章 破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8章 破敌(1/4)

前进至五十步,明军使出另一件杀手锏:鸟铳。

鸟铳,实际上就是火绳枪。明军把火枪称为铳,因火绳枪精度高、威力大,可打中天上的飞鸟,故称之为鸟铳。

嘉靖初年,明朝就引进了火绳枪。万历年间的火器专家赵士祯,相继改进了鲁密铳,发明了迅雷铳、掣电铳等火绳枪。

鸟铳价格昂贵,明朝匠籍制度落后,生产出来的鸟铳质量低劣,可靠性差。实战要求可靠实用,明末边军宁愿装备威力低劣的三眼铳,也不愿装备鸟铳。

清军同样不装备鸟铳。当时的火绳枪威力弱,可靠性差,甚至不及满洲的大梢弓。

与之相反,欧洲军队已经普遍装备火绳枪,并在不断改进燧发枪。

一百多名佛朗机雇佣兵,在队长费雷拉的率领下,终于来到阵前,排成三列。

他们熟练地在地上放置撑杆,又把火绳枪放在撑杆上。

此乃重型火绳枪!

费雷拉口吹哨子,第一排士兵开枪射击!

硝烟过后,对面的清军应声而倒。

三十步至一百步,对于明军和清军来说,向来都是攻击盲区,缺少适合的进攻武器。

谁能弥补这段盲区,谁就能在对阵时抢占先机。

根据清军的经验,火绳枪只有在距离三十步时,才有可能穿越重甲。在这个距离下,满洲大梢弓的威力不比火绳枪差,可靠性、射速又远远胜过火绳枪。

没想到,番兵用的却是重型火绳枪,能在五十步的距离上穿透铁甲。

费雷拉十分得意,吹动口哨,后面的番兵轮番向前,循环射击。番兵熟练地使用线列射击战术,枪枪致命,前排清军不断倒下。

这下,清军倒紧张了,被动挨打,前排士兵不断倒下,只得加快步伐,向前逼近至三十步。

明军以逸待劳,弓手提前从重甲步兵后面钻了出来,站在火枪手两列。

相距三十步,两军弓手射箭,矢如雨下。弓箭射速快,将士临战之时,一弓往往配二三十支箭。在三十步的距离上,大梢弓配重箭,足以穿破铁甲。

清军大梢弓多,三十步以内占优势。

明军很快收回弓手,重甲步兵挺出长矛,斜上向四十五度。为了省力,长矛末端支于地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