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27章 前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7章 前进(1/3)

明军从两翼派出骑兵,一开始就摆出了决战的架势。

标营和往常一样,一马当先,只在中军留下一队人马,护卫主帅。

岑丹初在右翼,率领标营一、二、三队,加上右翼将领白贵的骑兵,约有五百名骑兵。左翼骑兵稍弱,约有四百名骑兵。

火炮还在不停的射击,但炮声稀疏。双方都已明白,彼此的冲天炮都不够用,需要向前推进,以发挥鸟铳、子母炮的火力。

此刻,就得派出骑兵,试探性的交锋。明军骑兵一出动,清军也派出了骑兵。这是正常操作,清军必须保护阵前的炮兵。

一里路,不过是三百六十步远,合五百七十六米。对步兵来说,这是一段漫长的距离。对骑兵来说,同样也不算近。

“列阵!成密集队形!”岑丹初大喝一声,旗手挥舞令旗。

骑兵同样需要列阵。标营一、二、三队骑兵成密集队形,三队在中,一队、二队分布两翼,重甲骑兵在前,轻甲骑兵在后。右军的骑兵不如标营精锐,跟在标营身后。

三队队形更加密集,骑兵左右邻近,近到彼此可以拉手。

战场之上,骑兵深入敌后,冲击速度过快,人、马往往胆怯。成密集队形,可以形成群体效应,鼓励兵马前行。

金朝曾有“铁浮屠”、“锁子马”,用铁链把三十匹披甲战马连接在一起,再配以重甲骑兵,纵横北方。

“快走!”丹初下令,骑兵开始向前推进。说是“快走”,其实是慢跑,为的是节省马力,保持队形。

清军骑兵人多,倒没那么多顾忌,队形稍显散乱。

行至相距两百步时,骑兵停下收拢队形,而后“慢跑”。

至一百步,敌军已经看得分明。岑丹初左右都是粗重的呼吸声,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取出大梢弓,摸出一支箭矢,下令“快跑!”

再往前走五十步,就可以射出弓箭了,已经没有时间再收拢队形了。

岑丹初抽空看了下队伍。三队还算整齐,一队、二队勉强能够满意。身后的右军骑兵可就糟糕透了,队形疏散,左右互不呼应。

不是自己的兵马,不好说他们。

该死的“军营制”!

古代组织动员能力弱,常以一营三千人为最大编制单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