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第八百三十八章独立步兵第四旅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八章独立步兵第四旅团(1/3)

永城原本是新四军第四师所在的淮北根据地,随着李仙洲的第28集团军挥师北上,第四师被迫向津浦铁路以东转移。

28集团军原本是川军建制,在1938年所部官兵因在安徽宣城一线作战不利,最终被老蒋借机取销了番号。

直到1943年2月,在安徽涡阳地区,28集团军番号恢复使用,只不过已经是中央军的作战序列,隶属于苏鲁豫皖边区,归汤恩博统率,下辖第92军、第12军和暂编30师,作战部队合计7个师21个团,大约有50000余人。

28集团军指挥部。

142师被迫在湖西地区停滞不前,刘春霖火速将事情原委上报集团军指挥部,请求上峰派兵解围,李仙洲得知之后大为光火。

“八路军想要干什么?难道是真敢动手不成?”李仙洲此时是又惊又怕,第92军乃是他的嫡系部队,142师更是心头肉。

对于老将密授的28集团军入鲁战略,李仙洲从内心来讲是极不情愿的,毕竟山冬乃是真正的敌后。

自从国民政府下令炸毁花园口之后,黄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迟滞日军的作用。

双方以黄河为界限,黄河以北的豫东、皖北等地为日军所占领,以南区域则是国军的防区,苏鲁豫皖边区总司令部就设置在临泉,而28集团军的前身即第一路挺进军则是在阜阳。

28集团军奉命跨越黄河向北挺进本就是冒险之举,好在当地日军统治力量薄弱,多是伪军管辖的军管县,日军也乐得看国共双方搞摩擦,所以28集团军勉强站稳了脚跟。

但是挺近山冬却是有覆灭之险,鲁苏战区就是前车之鉴。

1943年初,日军选择对组织力量更为薄弱的鲁苏战区下手,联合对苏北、山冬地区进行大扫荡,鲁苏战区在山冬的武装力量在日军的打击之下接连受损,以吴化文、厉文礼地方武装先后投敌。

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周复在城顶山战役中以身殉国,于学忠眼见事不可为,急于率领部队从山冬撤离。

形势突然发生转变,如何不令李仙洲心生忌惮,但是奈何上命难为。

“总座,是否向上峰请示一下?最起码让鲁苏战区的部队多在山冬停留一段时间,也好为我军争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