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第一百二十三章单挑王魏大勇神枪手贼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单挑王魏大勇神枪手贼九(1/4)

陈家峪村西空地处。

荆大刚被周维汉任命为此次大比武的现场总指挥,按照流程,个人赛先进行比试,参加比试的战士正在进行抽签。

“团长,现在风比较大,是不是等风小一点在进行实弹射击?”荆大刚请示道。

“不用,战场上什么样的恶劣天气都能遇见,这是咱们能选择的吗,正常进行!”周维汉说道。

“是”

手榴弹投掷区,划着五条白色分界线,30米、40米、50米、60米、70米,每个区间都有一个直径三米的白色圆圈,中间点缀了一个白色圆心。

为了更贴近实战,将战士们的投掷方式共分三种,第一种是趴在地上进行投掷,第二种是原地投掷,第三种是助跑投掷,每种两次机会,综合评定。

战士们使用的国军的巩式手榴弹,其仿造德国的m24系列的长柄手榴弹,引爆时间为四到五秒。

于1939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它的特点主要式弹体较短,只有022米,是m24的三分之二,重量也只有450克,大约是m24的百分之七十,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

巩式手榴弹在抗战期间大量生产使用,它比m24更为符合中国士兵的臂力和体力,深受中国士兵的喜爱,缺点就是与正版的m24和英国、美国的手雷想比,威力较小,只有50克tnt,但也比八路军边区造的手榴弹强太多。

在后世,对于士兵投掷手榴弹的距离有一个专门的考核标准,30米、35米和40米分别对应着“及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超过50米的投掷距离会被官方盖章“投弹能手”。

比如说在《亮剑》中,李云龙就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表示“就算是娘们,也至少能够扔出30米”。

其实有些扯淡了,尤其是在平地的战壕里,在这个没有油水,吃不饱的年代里,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大部分战士都投不了这个距离。

我军最高投掷手榴弹的纪录,据记载达到了102米,这个距离目前都还保持着纪录。

战士们十个一批,间隔五到六米远。

上场的战士基本上各个都是膀大腰圆,投掷手榴弹不仅是个技术活,同样是个体力活,你要是蹲在战壕里,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