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534 变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534 变局(2/3)

:“国内电视越强,冰芯的产能也越能拉升,方总,你这算盘真是打得噼啪响,就算没法推动晨星在内地上市,大家都还是有收获的。”

方卓考虑道:“慢慢来,申新科创那边尽量让晨星在申城成立个研究院,以后要实在不行,内地市场分个子公司出来,嗯,现在的局面反正是大家都满意的,到时候再看。”

苏薇点点头,知道方总还是要因地制宜。

晨星这边走势良好,不过,她觉得校内网那边也肯定会有变化,企鹅入场的消息只是小范围流传,它现在的流量打法已经露出峥嵘,仅凭一个初创团队很难应对。

晨星半导体融资的事情由今日资本的徐新领衔负责,具体融资的规模和股份可能不是一时之间就能谈完,但双方在液晶电视前景上扬的前提下也算情投意合。

方卓在申城等着徐新过来之后和她交流了一些对晨星半导体的看法才奔赴庐州,视察冰芯。

如同去年一样,冰芯上半年仍旧在苦心孤诣的做风险量产,这次不同的便是没有了来自中芯的技术援助。

客观来说,虽说有胡正明教授带领不断补充血液的技术团队,但实力差距仍然很明显。

只是,邱慈云在陪同方总并讲解90nm风险量产进度的时候倒是颇显乐观,也婉拒了方总再次去拉中芯专家的提议。

“方总,我们这工作搞了九成九,就差一踢脚的功夫,你扭头又把中芯拉来,这到底算谁的?”

“说实在的,我认为完全独立的消化吸收对咱们的团队来说也很重要,你不要看台记那边又要量产就心慌,制程越往后,我们反而越能有时间追。”

邱慈云知道方总时常默默对标台记。

方卓被邱总点明心思,也没遮掩:“我就是觉得咱们这一段时间能买设备、技术,能融到钱,能拉来人,不多追两步有点亏。”

台记去年便完成65nm的试产,今年肯定是进行代工量产。

而且,据台媒报道,它采用的是第三代铜制程和lowk工艺,晶体管密度是90nm工艺的晶体管密度的2倍。

甚至,业内还流传出即将退休的蒋尚义的表态,台记的65nm会比90nm成本更低。

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胡正明教授摇头道:“方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塑千禧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