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076 小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076 小事(1/6)

方卓在回国的第二天就必须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次不单是开会,还和上面的工作组一起视察了“华力一期”的情况。

这里跑通了冰芯主导的非美系65nm制程的生产线,代表着未来产业链发展的一个方向。

下个月,冰芯庐州厂就要进行28nm的风险试产,这里和那边相比,差了足足3代,而且,良率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副组长贾邦杰自从来了申城就忙得团团转,但下到一线还是今天第一次。

当他真正参观生产线,聆听差距和分析,就…一看一个不吱声。

本来沉重的心情里还带着乐观,看完之后就只把沉重提纯了。

方卓倒是颇为从容,等注意到贾司长的心情,反而宽慰对方:“贾司,今天本来要看的就是起步追赶的一块,这已经很不错了。”

“要是冰芯的28nm碰见问题怎么办,这往前追…”贾邦杰不是不知道情况,只是眼见为实的心情不太好避免。

“申城这边的生产线不用过于想着怎么快速追赶,那不现实,况且,28nm在全球都是一流水准,难追才是正常的。”方卓娓娓道来,“另外,从我们冰芯的总体收入来看,其实,截止今年的前三个季度,65nm仍旧是我们最大的营收板块。”

28nm还没有贡献营收,目前冰芯最尖端的工艺是第二代hkmg的32nm,而这个尖端工艺贡献的营收占比是223。

更为中坚的是45nm,贡献了336,至于65nm,包括申城二厂、德国工厂,仍旧能贡献357的营收,最后剩下的则是老而弥坚的130nm,它到今年仍然有84的占比。

冰芯当年接受了梁孟淞的建议,跳过了90nm,选择了更具性价比和竞争力的65nm,如今的事实还在证明,这是一个极佳的决策。

65nm是一个甜点区,而冰芯的45/32随着hkmg工艺的成熟,有望在未来数年继续保持增长。

当然,尖端工艺不是不重要,现在发挥威力的工艺都是当年的尖端工艺,随着成本的下降,它让更多电子产品走进了消费市场。

“就是焦虑,焦虑的我晚上都睡不着。”贾邦杰面对冰芯掌门人,自然没有太掩饰自己的心态。

“晚上睡不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塑千禧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