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锁浪」

第八章 险象环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八章 险象环生(2/8)

部,此刻距离顶部仅有不足3米,且水位还在以每小时04米的速度上升。堰塞体的长度约有100米,宽度约40米,平均高度差不多有30米。

经过测量,估算出堰塞湖的蓄水量已接近120000立方米。堰塞体靠近山体的一侧,土石极为坚硬,主要是花岗岩和片麻岩混合而成,而靠近河道中心的部分则相对松散,多是砂质土沙质土和小石块。另外堰塞体靠近山体处的坡度约为50度,向河道中心逐渐变缓,到了35度左右。距离堰塞体60米以内的区域地势平坦,便于爆破后土石的疏散与流动。但再往远处就是零散的牧民定居点了,这就必须保证爆破方向和力度不会对这些区域造成影响。

根据这些测量数据,他们在堰塞体上初步选定了三个爆破点。第一个爆破点位于堰塞体顶部靠近河道中心的位置,这里土石最松散,预计炸药用量为8千克。为了让炸药充分发挥作用,在炸药周围还填充了一层缓冲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连接好雷管和导火索。

第二个爆破点设于第一个爆破点下方约6米处,偏向左岸一侧,炸药使用量被设定为3千克。这个位置的炸药安装方式和第一个爆破点类似,但考虑到其位置和作用,通过精确的定位和角度控制,让炸药爆炸后能在堰塞体上形成一个斜向的破口,从而扩大泄流口的宽度和深度。

第三个爆破点在堰塞体底部右侧,炸药用量20千克。这个位置的炸药安装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堰塞体底部的特殊结构和受力情况。为了确保炸药能有效炸开泄流通道,在炸药周围设置了多个引爆点,通过一个电路系统进行控制,让炸药能在同一时间内引爆,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把堰塞体底部的土石炸开。

老沈大手一挥,爆破组的成员们迅速各就各位,他洪亮的声音划破紧张的空气:“大家都往后撤,注意安全!”随着命令的下达,队员们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张志成和李工站在不远处,眼睛紧紧地盯着堰塞体,心脏怦怦直跳,仿佛要蹦出嗓子眼。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炸药瞬间爆炸,第一个爆破点释放出惊人能量。土石松散的区域瞬间被炸开,一个宽约4米的口子豁然出现,尘土飞扬,伴随着石块飞溅。但堰塞体内部结构复杂得超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长河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