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序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序章(1/2)

1934年7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红七军团改称北上抗日先遣队,受命向东朝着敌人的核心腹地福建、浙江、安徽一带发起进攻,以达到牵制敌人军力的目的。

这项任务对于红七军团而言,无异于九死一生,甚至可以说是十死无生。

首先,红七军团一共只有四千余人,只在东征前临时突击补充了两千余新兵,全军团编成三个师(其实每个师的兵力也就是个加强团而已)。

比兵力不足更困难的是——整个军团只有一千两百支枪,大部分战士使用的还是冷兵器。

过于薄弱的火力使得这支队伍根本不具备打硬仗的必要条件。

其次,红七军团的攻击目标是敌人的核心统治区,将面对的是数十倍于己的国军中央军嫡系部队。

比敌众我寡更困难的是——这次东征是标准的外线作战,沿途无法及时补充兵力、弹药和粮食,也没有根据地安置伤员。

这一点给后来的粟大将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只不过倒是阴差阳错地促成了规模宏大的淮海战役。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为了达到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目的,红七军团被博古、李德严令不准分散游击作战,必须按照事先规定的路线、里程,集中兵力攻打敌人防御坚固的大城市。

结果,红七军团在强攻福州、浙西连续碰壁撞得头破血流以后,全军团只剩下了两千余人,不得不被迫转移至方志敏领导下的闽浙赣根据地与红十军会师,重新整编为红十军团。

因为距离敌人核心统治区太近,新组建的红十军团立刻受到了国军中央军精锐主力的围剿,只能不停地转移、转移、再转移,既无法跟敌人的重兵集团作战,又无法停下脚步来进行补给补充。

最后,被追急了的红十军团决定在安徽省黄山附近一个叫作谭家桥的地方打一场伏击战,好为自己赢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红十军团选中的目标是敌人的补充一旅(简称补一旅)。

补一旅听名字像是一支二线部队,实则是国军中的精锐,这支部队后来经过多次扩充改编,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

补一旅虽然挂的是旅的编制,但共有兵力八千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