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库(2/4)
是图的画,里面的字刘振东识别了不到十个。刘振东也是有想法的,既然识别不了,就当宝库吧。当是当,太俗。无是有,有是无,刘振东用佛家思维把这本古书定名为《无库》。
书中文字没有断句,没有标点,部分书页破洞失去了好几个字,里面的图画除了线就是圈,跟地图形状根本不符合。刘振东看了一个多小时,辨识了其中的山,水,石,湮,子,世,立,城,金,。从能认的字里,里面应该是记录了有山有水,有城,有金子,可能传世的城郭或金银。
“建业不易,虎狼在周,城于深土,藏于宝山。”刘振东对自己当初胡乱总结的这句话十分佩服自己。感觉这本《无库》的中心思想就这十六个字。但具体的内容,地方,真假还得好好研究研究。这本书的来源已无法考证,材质独特,贸然去打听,万一是“宝库”呢,给所谓专家鉴定,……,没鉴定费。看了会《无库》,实在没头绪,刘振东翻看手机上的地图,第一次出山,连路线,目的地都没,得好好确定一下。
从秦岭到河西走廊,从青海湖到黄河中游,历史上各朝代从名义和实质行使着这片的管辖权。其实有好长时间处于自治和乱战时期,尤其是宋金元末明初,这片土地是各政权和各民族轮番征伐路过之地,均因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夏凉冬冷,生产薄弱而未进行有效的管治。从而滋生了权势,土匪,流窜,军队此消彼长的自立为国为王时期。
直到明初,开国元勋徐达北伐,逐渐使这片土地进入了封建文明治理时代,汉人,原金人,蒙古人,藏人,回鹘人后代以及逃避战乱的汉中平原一带的流民相互融合,形成的承以汉为主的新汉民族,加上后来迁徙的回藏等民族相互杂居的局面。人口结构,文化信仰,人文环境定型。经过三百多年的沉淀,形成了稳固的州府,镇店,村落。清朝后期,受疆域之乱,天灾不断,人口减少,土地荒废严重。
人口又经过一次迁徙和融合,留下了更为穷顿的城庄,文化和历史几乎断层,往上数三代,都不知道曾经是哪儿人,什么时间到现在居住的地方的。人们终日只为裹腹。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块土地的人们才从温饱小康富裕一个一个翻山般实现了,逐步跟上发达地区,有了高楼,商场,高铁,城里车也开始拥堵了,抑郁的人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