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01」

第122章 五莲县街头镇大洼村的历史和传说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122章 五莲县街头镇大洼村的历史和传说二(4/4)

遇到了仙人,就把此桥命名为“逢仙桥”。太清宫内还有被誉为崂山四大名泉之一的“神水泉”,据说如今留存的“神水泉”三个字就是刘若拙的亲笔手迹。为什么叫它神水泉呢?据当地人介绍,此泉有三“神”:一“神”水质清澈甘洌,含的矿物质非常丰富,杂质却非常少。据说,崂山道士们用过多年的暖水瓶从来没生过水垢;二“神”大旱三年泉水不涸,大涝三年不溢。无论怎样取水,水平面始终与井口保持一致,只可惜在近几年的一次修复中,因地基打得不好,水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三“神”是饮用此泉水,有助于治疗胃溃疡、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达到有病必治,无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此外,三官殿正门前的两棵参天银杏,也是当年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亲手所植,今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银杏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性别之分,而这两棵银杏树都是雄性。与其同龄的还有上清宫的一棵独木成林的银杏树。此树也是刘若拙亲手种下,如今已有8个主分枝和百余株分蘖的子株,其中一株子株高度近20米,此树乍看犹如一片树林,其实中间粗壮的主干才是它的母株,周围的子株都是从根部蘖生而成,恰似大大小小几代的子孙簇拥在年事已高的祖母身边,又像大慈大悲佛法无边的“千手观音”。刘若拙墓在即墨刘若拙晚年亦往来于即墨城东门外之高真宫布道讲经。宋太宗淳化二年辛卯(991年)腊月,刘若拙逝于即墨,据《崂山志》载,刘若拙死后,其徒择地葬之,墓在高真宫前。

此墓现位于即墨东关小学(即高真宫旧址)院内,墓高约15米,直径约4米,封土呈圆锥形,建于北宋,元、明两代曾重修,至今保存尚好。墓前立石质墓碑一座,碑阳镌刻楷书“明万历二十年八月一日”,正中为“元敕封华盖刘真人之墓”,下款“即墨知事阁关中李奎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家乡美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