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讲】(8/11)
圆三德位」。前面那一段佛陀虽然讲正行跟助行,其实佛陀在整个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过程当中是偏重空观的,他就是一直在破我法二执,我空观破我执,法空观破法执,让心胸慢慢的扩大,内心的功德慢慢的显现、慢慢的显现、慢慢的圆满。
所以前面是理观破烦恼障,这一科以后就修假观了,破业障。前面我们可以说是修空观,偏重在转烦恼障成般若德,这以下这一科是修假观,转业障成解脱德。前面的对治在烦恼,这一科对治在业力,对治罪业。
丁二、正说(分三:戊一、总明二分。戊二、别示七趣,戊三、结示劝修)正式说明三界染净因果差别的道理。分三段:一、总明二分。二、别示七趣,三、结示劝修。
戊一、总明二分(分三:己一、约迷真双标。己二、约情想别示。己三、明纯杂升沉)刚开始讲到三界的因果,佛陀先把众生的内心世界,分成两分。我们一般人这两分都具足,看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都是具足内分跟外分,一个是充满理想抱负,一个充满种种的情爱跟贪欲,这两种分都是具足的。分三段:一、约迷真双标。二、约情想别示。三、明纯杂升沉。
己一、约迷真双标
众生因为迷失了清净的本性,而生起一念的妄想,这时才标举出,在虚妄的妄想中产生内分跟外分。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我们众生清净的本体,它的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三界虚妄的相状执,本来是没有的。这一点蕅益大师会不断的强调,本来没有这种染净因果的、本来没有。本来没有怎么就有呢?因彼妄见,有妄习生。
所以我们在观察一念心性,我们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不变性跟随缘性。你观不变的时候是本来都没有,如果我们的惑业苦是本来就有,那就糟糕了,那我们就不能改变了。
所以「一切众生,实本真净」,是发明清净的随缘不变之体,体是没有,但是它有它随缘的作用,这种随缘的作用会随顺我们众生一念妄动的因缘,就产生能见所见的无明烦恼的显现。所以这「因彼妄见」就是产生第八识三细的烦恼,这是比较微细的。
「有妄习生」,由根本的烦恼再继续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