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与众不同(1/3)
由于家里穷,余良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操持家务,帮着干地里的农活儿。
就好像样板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一样:提篮叫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至于“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那就是后话了。
或许是过早承受生活摔打的缘故,与其他小孩相比,余良显得有些早熟。
性格偏于内向,不是那种活泼好动的那种,平时说话很少,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句不说,小小年纪就给人一种很沉稳的感觉。
村西的王奶奶很喜欢余良,与人闲聊的时候经常这样夸奖:贵人语话迟,这孩子肯定是当官的命,将来会有大出息的。
从上小学开始,余良的成绩就非常好,虽然不是门门都拿满分,但也八九不离十。
看着这个很有天赋的孩子,班主任黄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一道题别的孩子教四五遍都不会,余良教一遍就会了,而且学习还非常用功,连课间休息都是一副在思考的样子。
都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贪玩是天性,可这孩子却为什么这么不喜欢玩呢?
为了激励那些后进学生,黄老师把余良树为了标杆:你看看人家余良,再看看你们,都是在一个教室里学的,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人家考都少分,你们考多少分,不缺鼻子不缺眼儿的,这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别的学生都笑了起来,但余良却没有笑,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都说树大招风,别人笑可以,你笑却不可以。
你一笑,一是显得你骄傲自满,不够谦虚,二是很容易成为那些后进学生记恨目标,成为他们今后打击报复的对象。
虽然余良没有笑,但还是被几个排名倒数的后进学生记恨上了。
这几个人分别是陈好强、陈好勇、陈武、陈力和陈士。
为什么这几个人都姓陈,因为陈姓是在村里是大姓,占了全村人口的大多数,陈家庄之所以叫陈家庄,也是这个原因。
这几个人年龄相近,臭味相投,学习都菜,而且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本家,很容易就聚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团伙”。
平时玩在一块玩,遇事同进同退,俨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