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朔望朝会(2/4)
,清廷有所顾忌,不敢轻易以主力南下,生怕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因此,畿南、山东和豫东地区在两三个月里处于近似权力真空的局面,变成一片无主之地,各方势力皆蠢蠢欲动,局势微妙而复杂。
在三方对峙的微妙态势下,大顺政权已无力东顾,其势力范围急剧收缩,这一广袤地区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南明和清方激烈争夺的焦点。
这个情况对于当时的弘光朝廷而言,本应是天赐良机,极为有利。因为畿南、山东、河南等地的官绅发动叛乱,颠覆当地的大顺政权,皆是打着恢复明室的旗号,其心向明廷之意昭然若揭。弘光朝廷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果断出兵北上,趁势尽量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将这些地区重新纳入大明的版图。如此一来,既可以凭借广袤的领土与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防止清军南下,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也不失为一种自强之道,能够重振大明的声威,提升军民的士气与信心,为南明政权的稳固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史可法、马士英等弘光朝廷的重臣们却犹如胆小怕事的缩头乌龟,裹足不前,一味株守江南,错失良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万历末年以来,明廷在同满洲贵族的漫长征战中屡遭重大失败,元气大伤,阴影笼罩。弘光朝廷尚未开战,自身便已怯敌畏战,就如那惊弓之鸟,丧失了应有的勇气与斗志。另一方面,所谓的江北四镇,虽看似兵多将广,实则外强中干,其战斗力实在是孱弱不堪。如高杰、刘泽清之流,更是在面对大顺军时望风而逃的败军之将,如此怯懦之辈,又怎敢与如狼似虎的清军对战?其畏敌如虎的心态,使得弘光朝廷在军事上毫无作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机会从眼前溜走。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弘光朝廷上下几乎全都沉浸在一个虚幻的美梦中,妄图借用满洲贵族的兵力扫灭流寇。
“联虏平寇”这一荒诞不经的策略可以说是弘光朝廷对外的基本国策。当然,此政策并非首次提出,早在崇祯年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时就曾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拟同清方达成和议,每年输送白银、缎帛等物,清方则以少量人参、貂皮之类以互市名义回报,然后集中兵力扫除流寇。可到了弘光朝,有人在此基础上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