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

第244章 诅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44章 诅咒?(1/3)

关于这个事儿,元康帝是抱有犹豫的态度的。

他本人不太喜欢和亲这事儿,当初送万嘉公主前往匈奴地界和亲那是出于无奈。

当时新皇登基,政局未稳。彼时的匈奴人大举叩边,无奈之下的元康帝只能采用和亲的渠道稳定外部威胁,然后派遣周飞鸿等人处理内部冲突。

但这个稳定内部冲突,就是十多年!

直至好几年前,元康帝才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现在大康国内政局稳定,世家已经翻不起大的浪花来了。元康帝乘着覆灭匈奴之威,他怎么可能愿意和亲?

若是别的地界儿,他早就发兵打过去了。

给你们这帮蛮夷脸了是吧,敢来捋虎须?

但吐蕃的地界儿有诅咒。

除了他们吐蕃人,任何人到了上面,都会变得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浑身无力等。

对于吐蕃人来说,那是上天给他们的赐福,但对于外人来说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诅咒了。

于是朝堂瞬间分为了两派。

和亲文官派以为:派一个与皇室血缘淡漠的女子外出和亲是一个合情合理、十分划算的买卖,更何况,那真珠公主乃匈人、大康人混血,想来皇帝陛下也不会如此重视她的。

而另一派是鹰派的文臣和绝大部分武将们,他们认为:我大康年前大败匈人,将其亡国,消息传出小国纷纷拜服于元康帝之下,甘愿奉为主。

而如今,大康可算兵强马壮,更有新式刀兵,新式弓弩等兵器,未尝不可与吐蕃人大战一场。

文官集团说就搬出儒家学说来一阵抨击,说什么劳什子以德服人,但全然忘了至圣孔先师身高九尺,是个不折不扣的山东大汉,说不定仪刀在他手里跟我们普通人手持横刀一样呢。

至于以德服人。

谁家的“德”是一柄剑啊。

是,老夫也粗通拳脚是吧?

武将们的意思非常简单:跟异族是没办法讲道理的,既然讲不了道理,那只能舞刀弄枪干一场了。

不得不承认,吐蕃的发展相比于大康严重滞后,他们的冶铁、制盐、布帛、农桑都全面落后大康。

若是放在别的地方,元康帝早就将他们吃干抹净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