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第91章 兵工厂的交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91章 兵工厂的交流(2/3)

到林万顺正带着工程师画图呢。

李万顺本人实际上也是一个枪炮设计师。

他是沙洛瓦劳动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毕业生,算起来,还是大司令的学弟。

李万顺的枪炮设计,属于是自学成才,他之前学的是机械设计。

不过,李万顺虽然是半路出家学的枪炮设计,但水平也是不低了。

如果没有张浩的话,他在原时空,会协助刘贵福设计出八一式马步枪,并在建国后,带队仿制了56式半自动步枪。

而且,此人真正最厉害的才能实际上是统筹和管理上。

懂技术,尊重技术,还会用人,这才是大司令选择让他担任晋察冀兵工厂厂长的原因。

而此刻,他正跟技术员讨论反坦克火箭筒的可行性,以及炮弹的制作。

“这个炮跟咱们之前的炮都不一样,之前的炮需要考虑密闭性,但这个炮,前后都是空的,这是为了让炮弹的尾焰喷出去的。”

“我听张司令员的设想,这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古代火箭一样的发射流程的武器,要求是重量轻,可以担任使用,主要面对的对手是坦克、装甲车和不太厚重的碉堡等工事。”

“关键的问题是炮弹,怎么让炮弹保持稳定性还能精准命中是重中之重。”

“我跟张司令员聊了一下,他的要求不高,第一代的火箭,只需要能在五十米外对打中鬼子的坦克就可以了。”

张浩听着李万顺跟下面的技术员交流的声音,也是不由得好笑。

这个李万顺,属实是偷换概念,自己是那么说的吗?

自己当时明明说得是,最低要求,五十米内,能够精准命中要瞄准的坦克或者装甲车,而且要能破坏鬼子坦克或者装甲车的防护。

不过,李万顺虽然偷换了概念,但其实也差不多。

鬼子的坦克属于是薄皮大馅,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命中,大概率是能击毁鬼子的坦克的。

日军现如今装备的最多的是97式中型坦克和小豆丁战车。

整个二战期间,日军的97式中战车生产了大约接近3000辆,小豆丁战车有不少型号,总计加起来,生产了两千余辆。

剩下的所有型号的坦克加起来,也就生产了一千辆左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奋斗在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