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徐溥刘大夏,下狱论罪!(1/5)
朱祐樘从成化十五年开始查看,首先便是大明王朝每年所制造的装备数量。
其中盔甲每年制造一万三千四百套,马刀两万一千把,弓三万五千张,箭十二万支……等。
而火器方面,火铳每年一千三百把,铳箭头三万个,火炮四百门……等。
这是成化十五年的数据,之后几年间的数据,也都差不多。
但从成化十九年开始,兵部上报的军火制造数据,就开始逐渐上涨。
到了成化二十三年,兵部上报的军火数据,更是大得出奇。
其中甲胄从一万三千四百套,飙升到两万一千六百套,马刀从两万一千把,激增到三万三千把。
弓的数量没怎么变,但箭的数量从十二万支,增加到了二十万支。
更夸张的是火器,火铳从一千三百把,变成了三千把,铳箭头三万个变成了九万个。
紧接着弘治元年,兵部上报的数据中,这些军火的制作数量,平均再次上涨了两成。
如此庞大的军火开支,自然是由户部买单。
户部在成化十五年时,向工部支出的军火制造费,是四十六万两。
但到了成化二十三年,便飙升到了七十二万两,弘治元年是八十八万两。
而若是只看工部的账目的话,工部没有问题。
兵部上报计划建造的军火数目给工部,工部按照制造价格报给户部,户部再给工部拨款。
工部将这些武器制作完成后,便交由兵部,兵部再将这些军火,分发给大明各个边镇和卫所。
而工部的要价非常合理,单个军火的造价和往年基本持平,没有出现一把长刀就要价几十两的,天价武器情况。
而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从成化十九年开始,军部多制造的那部分军火,全都被兵部分发到了大同,宣府,辽东和肃州这四个边镇卫所。
这四个卫所,每年都在消耗着大量的军火,这样的军火消耗速度,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再结合锦衣卫探查到,宣府边将伙同晋商走私的情报。
那么多制造的这部分军火的去向,就不言而喻了!
这起走私军火案,是边将勾结文官,地方伙同中央,一起掏空了大明的底蕴,资助了北元的余孽,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