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价值(3/3)
舅改良的这批酒,确实是非常好了,你说是谷酒中的天花板也不为过。
曼掌酒坊酿造谷酒的稻谷,并不是一般的水稻,而是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旱谷,产量非常低,用它们酿酒,绝对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西双版纳的傣族四大酒坊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用旱谷酿造的。
西双版纳的旱谷是他们的一大特色稻米,产量只有水稻的二分之一,但口感很好,介于籼米与糯米之间,过去,是贡米,每年要向京城进贡不少,老百姓很少吃得到。
也不能奢华到经常吃这种稻米。
如果把这种酒改名为傣酒,也许是一个好主意。
于是,秦耕准备建议一下。
还没开口,六舅李立夏说话了。
“我觉得定价在1块1毛比较合理。我们可以分成两个等级的酒,质量差一点的,可以定在7毛,8毛这个价位,品种好的这部分,就定在1块1,1块2之间。你们看我这个建议怎么样?”
六舅李立夏很认真地说。
“我赞成!很好!”
“我也同意,把一部分定在8毛,一部分定在1块2,这样,给买酒的一个选择余地。”
“这个主意好。”
“我建议,我们聘请李立夏同志做我们酒坊的工程师!”
“要得,要得,李立夏同志,你有什么要求?”
六舅李立夏微微一笑,说:“我很高兴和你们合作,至于要求,我不懂这边的规矩,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波罕是酒坊的头,也是曼掌生产队的头,他还是大队的大队长,他说:“有两个选择,你看选择哪种方式。”
李立夏忙说:“哪两种方式啊?”
“一种,就是拿工分,我们每年给你3000分工分,但不一定要出工300天。到年底算了工价之后,你拿工钱就行。第二种呢,我们每卖1斤酒,给你3分钱。作为技术指导费。”
波罕已经估算了,两种方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