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该种麦子了(3/5)
,乔匡舜顿时就觉得脑袋大,就连李煜对自己的笑,也显得有些不怀好意。
经常在历史文献中看到“劝农蚕桑”,古代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劝农”,告诉老百姓该种什么、怎么种,可往往老百姓就是不领情。
否则,《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的计划,也就不会那么难以实施了。
一句话,老百姓只关心来年能不能吃饱肚子、交上税,你说改就改,万一失败了呢?全家老少不得饿死!
对此,李煜的解决办法,就是搞出一个“示范效应”。
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整理土地,进入十月份后,几万屯田军及家属,在分配的土地上播种麦子,来年就能吃馒头、面条、煎饼、锅贴、油条、小笼包……
只要老百姓看到了好处,自然也就能够跟进。
“乔卿,种麦子有问题吗?”
乔匡舜哪儿敢说“有问题”,不过,他提出一点:“陛下,麦种如何解决?”
李煜一愣,他还真没有考虑过。
在五代十国时期,湖南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也有种植,如唐代诗人元稹(815年)就写过“年年四五月,茧实小麦秋”,至少说明在唐代中晚期,小麦就已经出现在湖南大地上了。
只不过,当时的人种植小麦,就如同后世进口外国粮食一样,是为了“调节口味”,主食仍然是水稻。
不过,李煜记得有一件事情,促进了小麦在江南大地上的扩张,没错,就是“衣冠南渡”。
北方人过了长江,饮食习惯一时间改不过来,吃面的意愿大于吃米饭,这直接促进了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张。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宋代之后,由于国家进入统一稳定状态,“衣冠南渡”的后裔也逐渐适应了南方饮食,小麦的种植也就不断缩小了。
大名鼎鼎的苏轼,也曾经在给朝廷的奏疏中写到“两浙水乡,种麦绝少。”
这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很显然是不利的,因为“两季稻”技术还没有出现,不种麦子,相当于每年少收很多粮食。
历史上,南宋孝宗帝赵昚,在位的时候每年都要专门发布诏令,要求地方官员催促老百姓种麦子,还将麦子种植规模纳入到地方官员的考察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