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423章 变法的艰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23章 变法的艰难(1/3)

“至少需要五十年,基础科学的突破,需要水磨功夫;

就比如制造特种钢材,就需要提高燃料燃点,炼钢模具等。”

“这些起初材料制作完毕,还需要数千次,甚至数十万的实验;

这等于大海捞针,但是没有办法。”

“新材料的发现,只能走上这条路。”

“并且,这还是炼钢一项材料科学的研究。”

“华夏化学院,牵扯到数万基础材料科学的研发成果,到如今他们可以制造飞机;

他们已经用了一百多年沉淀。”

“所以五十年,已经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决问题了。”

乾隆听到允成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看来,本王想看到大清的飞机飞向天空,是看不到了!”

刘墉听到乾隆的感叹,连忙说道:

“启奏太上王,我们今年才回来八百学子,以后每年都有学子毕业;

我们大清的技术,一直可以向前推进不是吗?”

“就算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飞机飞向高天,但是子孙后代都能看到的。”

乾隆听到刘墉这话,苦笑一声说道:

“是啊!”

“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看到了,不过,我们也要成立自己的科学院;

把从华夏科学院学到的知识传递下去。”

“刘墉,这事你来办;

第一代大清科学院院长本王亲自兼任,以代表我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允成,你尽快就成立大清议会;

明天开始在京城选址,需要的银子和土地也找刘大人安排。”

“好了,退下吧!”

当晚,乾隆在乾清宫茶不思饭不想,看着太监总管胡龙说道:

“胡公公,你说我们大清真有这么差吗?”

“所谓的基础科学竟然等于零,学子们回来报效大清,本王竟然给他们提供不了助力;

这样下去可如何时候。”

胡龙听到乾隆的话,连忙说道:

“太上王,话也不是这么说,那些学子提供的枪炮,听着威力是挺巨大的;

不过也有致命的隐患啊。”

“一时半会造不出来,也不是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