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1/3)
“稻谷的残叶和花穗、害虫、杂草和丰富的微生物能给鱼提供丰富的食物……”
在“稻+渔”的模式基础上,后世桂省还摸索推广出了“稻+螺”、“稻+小龙虾”、“稻+蛙”等模式,打造出了三江稻田鲤鱼、全州禾花鱼多种具有地理标志性的农产品。
稻渔经济能在紧张的耕地条件下,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共赢”。
听到稻田养鱼这个思路,杨县长心中陡然一亮,她听得惊呆了,铅笔尖跟磨了火星似的,疯狂地摘记逐字逐句记下这个思路。
林红樱说得意犹未尽,遗憾地摇摇头:“不过——”
“不过现在大家都饿着肚子,顾不上那么多规矩,等大家都能吃饱了饭,有了条件再试试它。”
无论桑基鱼塘、还是“稻渔”模式都是很好的经济模式,往大里说可以带动经济,节约土地、粮食增产,令多方受益,本地也有搞它的基础。
私心里说等鱼养起来,奶奶今后都不愁有鱼吃了。
杨县长明白,凡事不会一蹴而就,她爽朗地笑着说:“林同志,先种下桑树,等到能养蚕的时候稻田鱼也能养起来了。”
栽下一棵桑树苗,到桑叶能养蚕的时间是一年。届时,县里的饥荒问题想必已经解决了。
真不愧是能给省里提意见的专家,这一番话令杨兰花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觉。
……
一周后,试验田里的禾苗逐渐抬头、立了起来,春雷阵阵,天空飘洒着如细丝的雨露。
试验田里的禾苗接受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贪婪地吮吸着春露。
一片绿油油的,看着非常喜人。
梁素英等人又开始了第二轮抛秧,这一期的抛秧时间跟村里的春耕时间保持一致,等春耕完毕后他们还会抛第三次秧苗。
原野上遍布着春耕忙碌的景象,石九村的农民们在拖拉机轰鸣的声音中,展开了“抢春耕”劳动。
林红樱去了一趟市里,把这段时间研究员们记录下的抛秧试验数据上交。
桂省农垦局。
厚厚的一摞资料里事无巨细地记录了秧苗从培育到抛秧每一天的生长变化,还有研究员手绘图。
何聪看完后非常满意,直夸林红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