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烽火」

第1章 前言概况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章 前言概况(1/3)

景山,乃风景之山。位于河南省洛阳中部地区,她以风光旖旎,钟灵毓秀而著称。著名的玄奘故里,唐恭陵,及千年古刹玉皇庙,是景山主要名胜古迹。据说玉皇庙,抗战年代,曾毁于战火,现在规模宏大,香火鼎盛的玉皇庙,是改革开放后,重新修缮和开发的。1993年,这个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古老庙宇,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景山风情博物馆。庙院内竖立着,高大的大理石丰碑,是历史详实的见证。山门外被政府命名的百年古树,两棵古皂角树,像两位老者,盘腿打坐在庙门口,向四方游客,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古老而沧桑的故事、、、、、、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寇侵略者铁蹄,践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法西斯强盗们,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犯下了灭绝人类的滔天罪行。从此这里硝烟弥漫,狼烟四起。有无数景山革命志士,揭竿而起,抛头颅,洒热血。投身到反侵略,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偃师是革命老区,史称红偃师。在当年战火纷飞的年代,由八路军皮定均司令,和徐子荣政委,率领1500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挺进偃师。在南部山区,以嵩山为依托,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和组织了,偃师人民,组成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进行艰苦卓绝的殊死较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作为一名偃师人。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段珍贵的历史,再现出来,以鼓舞后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历史。强我中华的民族之梦,是中华民族全面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站在,历史的海岸线上,珍海拾贝。把当年抗日,至今流传的民间故事,加以整理、收集、和创作。使之浓缩成篇,作为一份抗战爱国的文化大餐。奉献社会,以飨读者。本书以三个尼姑的故事为主要背景展现了她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由软弱到刚毅,由平凡到英雄的成长过程。她们是千千万万,抗日志士的代表人物。她们义无反顾,悲壮地走上,焦土抗战之路。以青春和热血,点燃了熊熊燃烧的景山烽火、、、、、、

目前,随着钓鱼岛事件持续升温,捍卫我国的核心利益,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保家卫国,抗击日寇,是我们国人责无旁贷的神圣责任。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追溯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景山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