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医诀串解」

卷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卷一(1/6)

太阳篇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

何谓太阳经症。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有虚邪实邪之辨。

脉缓。自汗恶风。为虚邪。宜桂枝汤。如八九日过经不解。如疟状。面热。身痒。以其不得小汗故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因前此未汗。不得不发其汗。因日数颇久。故小发其汗。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形如疟。日再发者。以余邪未尽故也。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大汗之后。不得再行大汗之法。而余邪未尽。不得不从汗而竭之。但药品宜轻耳。

脉浮紧。无汗恶寒。为实邪。宜麻黄汤。如无汗烦躁者。加石膏姜枣。名大青龙汤。如干呕而咳。去杏仁。加五味干姜半夏细辛芍药。名为小青龙汤。此二汤。即麻黄汤之加减。总不出麻黄汤之范围。

此二法。治表中之表也。

何谓太阳腑症。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阳病。其人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症。宜五苓散。

太阳病。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脉沉。为膀胱蓄血症。宜桃仁承气汤。

此二法。治表中之里也。

何谓太阳变症。曰。汗下失宜。从阴从阳之不一也。

不应下而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宜四逆汤。以救清谷之里。又以桂枝汤。以救身疼痛之表。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太过。动其荣血。而卫邪反内伏。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以上言汗下太过。伤正而虚其阳。阳虚则从少阴阴化之症多。以太阳少阴为表里也。

阳盛于内。误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大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伤寒医诀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