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1/4)
涣卦六爻讲述了康雍乾年间清政府发起文字狱的历史故事。
清朝文字狱实际自顺治帝已开始,后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计一百四十余年。它是满清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重要措施。
实际上,文字狱是中国古代专制政策的一部分,历朝历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比如秦代的焚书坑儒、宋代的苏轼乌台诗案等等。但如清代文字狱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牵连之广、杀戮之严酷,堪称空前绝后。
清朝第一场文字狱,大约是公元1660年的张晋彦案。顺治帝在他的文章中读到了四个字:将明之才。因为这个明字比较碍眼,直接把他杀了。不久,毛重倬在为坊刻制艺书写序文时未写顺治年号,被认定为目无本朝。清朝从此设置言论检查官,实施出版审查制度,这是古代中国言论自由的大倒退。
顺治朝的文字狱还算温和,从康熙朝开始,文字狱越来越酷烈。满清政府当时对明朝遗士的政策是先招抚,招抚不成就残酷镇压。
康熙年间先后发生二十多起文字狱,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庄廷珑《明史》案和戴名世《南山集》案。
庄廷珑是一个盲人,他的理想是写一部史书。因为家中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庄廷珑“用拯马壮”,从邻居家中买了一本明朝大学士朱国桢撰写的明史手稿,作为参考,并完成了自己的史着《明书》。
这本书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书中所述历史观也与清朝统治者的意愿背道而驰。庄廷珑死后,该书被人告发。他的尸首被挖出来烧毁,父亲和弟弟被株连。包括该书的作序者、书稿印刷工、书商共计七十多人被杀,两百多人被流放。
戴名世幼年家境贫寒,他发奋好学,视治理天下为己任。因为人正直,他不愿做公侯之门的附庸,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又常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后语言极尽嘲谑讥讽之能事,于是招来了达官贵人们的仇视。
戴名世于是“涣奔其机”,壮游燕赵、齐鲁、河洛以及江南大地,行万里路以搜求明代逸事。后来,他的弟子尤云鹗将其撰写的百余篇古文印刷发行,命名为《南山集偶抄》,这就是着名的《南山集》。这本书使戴名世流芳后世,他因此遭受杀身之祸也为之“悔亡”。
康熙四十八年,戴名世参加科考,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