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陶瓷水管(2/5)
量的雨水流到水道中,将这些雨水排到新修的水库里。只是这个提议太晚,彼时绵州府城已经建设过半,再去埋设水道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过杨菀之却记在了心里,如今觉得这水道刚好适合为昌明所用。
可吴诗雅提出的这个设想太过超前。从前也不是没有下水道,不过大多是为阻止洪涝所用,将污水和净水分流倒是头回听说。但毕竟杨菀之主修营造之事,掌水之事还是张炬和吴诗雅更在行。
两都之中,大兴城的下水是尤为受重视的,每年都会有负责的官员去维护巡查,但杨菀之从未接触过。凡事头一遭都是焦头烂额,自从来了剑南道以后,杨菀之确实如她所愿受到了不少的磨砺,这些日子抱着水利规划的书又啃了个遍。
做一方长史的感觉和从前在冬官署做冬官、甚至和在营造司做司正的感觉都不一样。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杨菀之亲力亲为,但很多事情杨菀之都要懂。
有很多糊涂司空,自己对营造一知半解,只要下面人相互检查一番没有问题,就给图纸盖章过审,让下面人开始营造。但杨菀之不是,她重视自己经手的每一个营造,因为她知道这些营造每一个都关乎民生。
如今绵州州境内的大小营造图纸都要由她过目,核准之后才能动工,如果不了解的话,就没有办法确定提交的方案是否合理。因此,杨菀之这个司空使又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模式。
“陶瓷的下水管道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杨菀之坐在公案前,手上把玩着一个三通的陶瓷管道,这陶瓷管道是张炬命人做出来的。
在杨菀之面前的除了陶瓷管道,还有一张剖面图。
张炬坐在杨菀之对面介绍道:“老夫这张图意在修造道路之前先在道路之下挖设下水道,排雨水的下水道就设在城市干道的正下方,如此一来,可以将雨水通过排水孔流入下水道中,可以增加城市的蓄水量,如此一来遇见雨天,主干道上也不会积水。而这两侧的则是污水道,通向城外的化污池。这污水主要是粪水,排在化污池以后一方面城市内的环境更加干净,另一方面也为城外的农田提供了可浇灌的粪肥。”
听见张炬这样构想,一旁的焚琴倒是插嘴道:“张工这一出手,倒是叫日后昌明城掏大粪的都没生计了。”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