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岘拜相,更改军制,开缉捕科(7/9)
…”
李岘入堂后,向李瑄一拜。
他因关中暴雨,被杨国忠推卸责任,贬为长沙太守。
再回长安,已是物是人非。
李瑄这个昔日变革派领袖,完成政变,登上权力中心。
虽然已经回来半个月,但李岘依稀记得半个月前的一幕。
他距离长安城还有五十里的时候,李瑄在天策卫的拱卫下,在一个驿站等候他。
李瑄见他的一句话,不是问礼,不是寒暄,而是:延鉴归来,变革成矣!
那一晚,他们在驿站内的烛火下,促膝长谈。
明明国家危急,安禄山还占据东都,在李岘的视角中,河北扑朔迷离。
但李瑄却谈论政务,总结上次失败的原因,如何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何重拾道德礼法,改变天下的风气。
尽管李岘插话,表示对吐蕃、回纥的忧虑,但李瑄依旧不在乎。
最终,李岘明说下,李瑄才说出“最大的敌人不是安禄山,更不是吐蕃回纥,而是国家的内部;最大的困难,是为变革;最大的梦想,是百姓温饱。”
安禄山之流,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惟有被叛军占领、劫掠过的地方,需要倾心去处理。
李岘感动得落泪,他觉得自己小心眼,先前还因为李瑄政变耿耿于怀,入长安没有明确的打算。
不论李瑄将来如何,李瑄还是一心为百姓的“小相公”。
那天晚上,他当即表示:秦王伸张正义,下官愿助一臂之力。
李瑄振奋,两人相拥而睡。
次日,李瑄和李岘携手回长安,并向李隆基举荐李岘为尚书右仆射。
为大唐的第二名宰相。
“右仆射不必多礼。”
李瑄正在处理政务,他放下笔,请李岘入座。
李泌闲云野鹤,没有官职。
他一再拒绝李瑄的任命。
李瑄与李泌更多是商议军事,政务一般先与李岘商议,然后再召三省六部的官吏到议事堂。
李岘的才干,李瑄非常认可。
他觉得历史上,李隆基、李亨、李豫爷孙三人都不会用李岘和李泌。
别看李岘五次拜相,六次官拜尚书,实际上被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