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安禄山穷途末路,一战定乾坤(4/12)
仪在十几年,无立功的契机。
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李瑄拜相前的河西、陇右,以罢相后的安西、北庭。
但郭子仪的优点非常突出,他善于治军,整训优异。又能公平公正,深受士卒信赖。
如此,才会有大臣举荐郭子仪为朔方帅,收朔方军。
但此时此刻,郭子仪陷入两难之中。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郭子仪是忠君爱国的,是以安禄山叛乱以后,全心全意地收整兵马,前来河北。
谁都知道,李瑄是发动政变,攫取权力的“权臣”,如董卓无异。
但人们更清楚,是李隆基后期的昏庸,宠信杨国忠和五杨,使国家到达千疮百孔的地步。
自李隆基在潼关失守,选择弃长安万民逃跑的那一刻起,无数百姓的意志,就不在李隆基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李瑄政变虽然引得一部分王公贵族、文人士子口诛笔伐。
但李瑄在平民百姓中的风评出奇的好。
这是李瑄自天宝二年以来积累的威信。
人们看到的是李瑄惩奸除恶的一面,人们看到的是敢于对抗杨氏的小相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李瑄背叛李隆基,但没有背叛百姓社稷。
那英雄之气,那变法图强,让李瑄自始至终被百姓唱诵。
在对朝廷和李隆基失望后,有些文人士子成为李瑄的死忠,拥护李瑄的政策。
这也是郭子仪内心矛盾的地方。
如果他忠于皇帝,麾下军队就像无根之萍一样,没有朝廷的钱粮支持,不能长久。
至于安禄山的招揽,从来不在郭子仪的选项在内。
他和李光弼一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投靠安禄山这个没有口碑的杂胡。
“秦王的天策上将是圣人亲封,军令如山,我们只能按照秦王的军令,再次回到河北,截断安禄山的退路。”
李光弼停止踱步,他看向西方,面色惆怅。
李光弼继承王忠嗣的风格,不喜言谈,沉着勇悍,他是一个十分纯粹的军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和郭子仪不同,李光弼与李瑄接触许多次。
在李瑄任丰安军使,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