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四百七十四章 集权皇帝的文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集权皇帝的文治(4/6)

午时过去了半刻,又是一道旨意,“御史台增补河道巡查官吏,工部安排工匠,由魏王与吴王主持。”

人们还在消化着这道旨意的深意,紧接着又有旨意传来。

“官以正气持之,人间无正气,则国不宁,郑公劝谏之言以警醒世人,命崇文馆编撰《文贞录》愿贞观年间轶事流传不止,命弘文馆编撰《贞观政要》”

这道旨意就显得很简单了,只是两道编撰书籍的旨意。

自两晋南北以来,礼法一度丧乱。

以前还在为儒道两家争论,治国或以儒,或以法家,又论王道…

不过乾庆一朝并没有受限于此,在诸多古老治国理念的学说中,陛下哪家都没有选,而是选了一个对大唐意义深远的人,魏征。

《文贞录》的文贞二字便是魏征的谥号,皇帝又将郑公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治国理念与朝政主张,以郑公的思想为主,以唐律为核心,教化官吏。

或许这种方式,并不会引起太多人的争论,也不会像儒家典籍那样,动辄引起长达数十年的争论,那种争论会令国家长久没有核心的治国理念,以至于陷入混乱。

因此,乾庆一朝的理念很明确,且简单。

明确的点明郑公的主张,戒奢以俭,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居安思危,善始慎终…

皇帝将郑公作为天下文人的标榜。

魏征的话语所有人都要背诵,孩童从蒙学开始就要通读。

在这个手腕强硬又极度集权的皇帝安排下,今年的朝会上大唐乾庆一朝,文治的主要基调就此定下了。

也不知是从哪里飞出来一只鹰,或许是哪个胡人带入长安城的,它扑扇着翅膀从长安城的坊市掠过,越飞越高,又掠过了围得水泄不通的朱雀门。

承天门后,视野的尽头就是太极殿。

皇帝坐在太极殿内,神色平静地听着殿内朝臣们的争论。

今天是新年的大朝会,这位皇帝穿着隆重的天子冠服,目光所及是满朝的文武官吏,以及太极殿前一眼看不尽,从太极殿一直排列到承天门的文武臣子。

李承乾也见到了那只飞掠而过的鹰,阳光下甚至能够看到它羽毛的颜色。

大殿内,从葱岭而来的使者,正在用生疏的关中话,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